遠東菁英企業研究社 捐贈障福助身障

農曆新年前夕,遠東菁英企業研究社發起「攜手傳愛 前行無礙」愛心捐贈活動,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募集到了百樣物資,包括輔具、家電、清潔用品、個人沐浴用品、食品、兒童保健品等,2月19日(一)由社長李茂慶率領社員及志工,於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辦理捐贈儀式,現場亦有多位志工提供義剪服務。

岡山小作所服務使用者帶來木箱鼓演出歡迎嘉賓到來,隨後,由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主任劉秋月頒發感謝狀,謝謝社會各界的溫暖,並帶領嘉賓逐層參觀各班教室,使其更了解中心的服務。

平安基金會以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作為服務基地,提供早期療育、日間照顧、社區作業設施、視障者按摩、北區輔具資源等服務,另,不斷擴展提供偏鄉及偏遠地區近便性的服務,增設路竹社區作業設施、阿蓮早期療育資源服務據點、燕巢兒童早期療育資源服務據點。中心主任劉秋月表示:「身心障礙者的照顧需要龐大的人力及物力,特別感謝遠東菁英企業研究社新的一年寒冬送暖,讓服務使用者備感溫馨。」

遠東菁英企業研究社社長李茂慶致詞時提到:「秉持著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的理念,本社推動社會公益不遺餘力,透過這一次活動拋磚引玉,期待能夠有更多人加入捐助行列,一起關心、幫助身心障礙者」。   

小學生伴慢飛 融合體驗學尊重與接納

許多家長總是苦惱該如何為孩子安排寒假生活,農曆新年前夕,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與新趨勢文理補習班於1月29日合作辦理融合活動。10幾位小學生一上午在教保員的陪伴下與學前日托的孩子們遊戲、用餐,留下不一樣的寒假回憶,也透過本次生命教育活動,期許學童能夠學習包容彼此間的差異,並且體貼關照週遭的人。

有鑑於融合教育的需求,學前日托每年都會在兒童節、端午節、聖誕節這樣特殊的節慶安排融合活動,邀請一般幼兒園的學生來到中心同樂,或者是帶著學前日托的孩子們進到幼兒園參與互動。另外,針對一些能力提升很多,有機會回歸一般幼兒園的早療生,每周二在教保員的陪伴下至高雄市岡中非營利幼兒園參與半天的課程,除了落實融合教育的理念,同時也讓一般生有機會學習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

學前日托督導蔡惠珠指出:「學前階段是身心障礙學生接受融合教育的開端,也是未來融合教育推動成功的重要基礎,但所謂的融合教育並非把學生安置到一般幼兒園,而是要提供合宜的支持,讓身心障礙學生能夠適應環境,例如教室環境的調整、專業團隊介入提供教師引導方法、針對個別化能力調整教學難易度、同儕對於身障學生的接納度等。」

過去,民眾普遍認為身心障礙學生應該要在特教班、特殊學校、機構等隔離環境中接受教育,以為這樣的環境才有更多資源,但這種方式卻也造成這些學生在脫離學校後無法適應社會,甚至一般社會大眾對於身心障礙者存在歧視和不了解,因此「回歸主流」是目前推動特殊教育的最終目標。

新趨勢補習班林志融主任表示:「對於補習班的學生來說平常都是接受者,希望藉由活動體驗給予者的角色,陪伴關懷這些特殊的孩子們,同時也了解中心的服務。」當然對於早療日托的學生來說,很開心有機會能與他人互動,讓這群努力想回歸社會的慢飛天使被更多人看見。

 

空軍飛訓部志工服務 寒冬送暖獻愛心

再兩個星期就是農曆新年了,今(19)日上午由空軍飛行訓練指揮部基勤大隊政戰處長孫志成中校帶隊,與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共同辦理飛訓部基勤大隊113年「公益送暖活動」,在寒冷的天氣送上關懷與祝福,場面溫馨而感動。
上午九時,空軍飛行訓練指揮部基勤大隊30位師生載著大批愛心物資抵達,像是學員最常使用到的尿片及衛生紙;中心特別致贈感謝狀,謝謝大家的善行。隨後社工向來賓簡報逐一介紹中心各部門服務。
簡單了解身心障礙者成人、兒童以及綜合福利後,空軍飛行訓練指揮部基勤大隊師生移動步伐至學前、成人日照各班級教室擔任小幫手,與大朋友、小朋友一起遊戲、運動、社區適應、清掃環境等等,讓中心學員在過年前夕有個舒適的上課空間,也透過實際的互動更了解身障者的需求。

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服務逾百名身心障礙者,提供學齡前日間托育、成人日間照顧、小作所、輔具租借,以及身心障礙者綜合福利服務等,民生用品需求大,歡迎各界善心人士一同響應寒冬送暖愛心捐贈,目前中心尚缺衛生紙、濕紙巾、牙刷、牙膏、沐浴乳、洗髮精、罐頭等民生物資,更多物資需求可至岡山障福中心官網愛心支持頁面查看,或電話聯絡(07)622-6730#129徐社工。

小牧人揮毫迎新春 名師響公益獻祝福

迎接農曆新年到來,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1月19日(五)於小牧人柑仔店辦理「好運龍來迎新春」活動,今年除了邀請到書法家謝永泰帶領岡山小作所、成人日照50幾位師生,以及社區民眾一起寫春聯外,晚上另有安排一場由服務使用者自行籌辦的尾牙活動,邀請其家屬一同參加,提前感受年節氣氛。

服務使用者送上公益紅包袋,感謝書法家熱情響應活動,這一組六個款的紅包袋上印有象徵年年有餘的「魚」、平平安安的「蘋果」、好運旺旺來的「鳳梨」等插圖,今年首次嘗試發行。年節前夕,由社工師帶隊,一一拜訪周邊里鄰,先給大家拜個早年,也感謝大家平日的照顧與支持。

伴隨吉他悠揚樂音,國際書法比賽中獲得多項佳績的謝永泰書法家,活動上,揮毫書寫著公益紅包袋上的字樣「得勝有餘、福樂滿家、多結果子、平平安安、凡事富足、好運旺旺來」將祝福傳遞出去,也拋磚引玉,邀請大家支持身障青年藝術創作,吸引許多社區民眾領取免費春聯。

岡山小作所服務使用者小哲開心地分享,去(113)年小牧人柑仔店活動中,印象最深刻的新春活動「寫春聯可以認識許多吉祥話,過年時和家人、親戚或是朋友拜年,非常喜氣,大家都稱讚我很厲害。」

襪子娃娃、粉彩畫、油畫等豐富且多元的藝術創作,展示在小牧人柑仔店,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特別提到「小牧人柑仔店是間實習商店,同時也是身心障礙者藝術展演及與社區民眾連結分享的場域」,今(113)上半年度依循節慶脈絡規劃:寫春聯、元宵手作、韻律操、桌遊、母親節手作以及端午節手作等活動,讓服務使用者了解節慶意涵外,也活絡並拉近服務對象與社區民眾的互動,更多活動相關訊息歡迎關注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官網。

112年服務使用者權益保障委員會例行會議

112年度於6/28及12/6,共召開二次服務使用者權益保障委員會,以下為會議討論事項及委員建議:

  1. 學前日托家長提出希望教保員使用電動抽鼻涕機協助個案抽鼻涕。委員表示非醫事人員從事醫療行為違反醫療法,不建議採此作法。
  2. 學前日托委託用藥問題。委員建議應詢問主管機關現行做法是否需改變,若遇到無藥單之情形該如何因應,也了解其他早療單位的執行方法。
  3. 112年服務使用者滿意度分析報告討論。委員表示依中心回覆進行改善,並於下次會議討論中心的意外傷害或緊急事件處理辦法是否需調整或修改,另外針對牧人家長會的意見,請中心協助將意見轉達家長會,做為明年調整辦理活動之依據。

路竹小作報佳音 歌舞演出傳遞溫暖

聖誕節即將到來,路竹小作所19日舉辦報佳音活動,沿途學員帶來聖誕組曲演出,將溫馨、愉悅的聖誕氛圍傳遞給社區里民。今年活動有別於去年多以拜訪政府機關為主,小作所20位學員由路竹區公所出發,沿途經過大立生鮮超市、鵝牌氣密窗君盈金屬有限公司、金玉堂、昀鍋燒、YMCA路竹日照據點、高雄市立圖書館路竹分館,最後一站來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路加教會,並在每個定點獻唱祝福或是舞蹈演出,薛茂竹區長和張淑貞主任秘書還特地扮演聖誕老公公和聖誕老婆婆,就是要帶給學員滿滿的聖誕氣氛。

11月開始,學員每天都會撥出時間,以「路竹四寶」:番茄、雞蛋、花椰菜、虱目魚為主題,繪製小卡、包裝禮物、製作聖誕裝飾、以及布置周邊環境等等,展現出路竹小作所深耕在地、服務社區的精神。

為培養學員自立能力、人際互動與交往技巧,以及建立正確金錢觀念,小作所每個月固定都會安排兩次的社區適應活動,讓學員到社區進行購物、用餐,商家和社區單位總是友善對待,耐心聆聽並親切回應其需求,像是購餐時額外提供點心、熱情邀請學員參與各項活動等。每年12月份,小作所總會安排學員到當年度最常接觸的單位或店家,獻上祝福與感謝。

這一次活動也特別停留在YMCA路竹日照中心傳遞平安好消息,學員及長輩六至八人為一小組進行套圈圈比賽,遊戲過程中幫助長輩運動手部肌肉、訓練反應力,也讓彼此間有更緊密的互動,現場加油聲此起彼落,牧師最後也分享聖經中以馬內利的典故並為大家祝福。

路途中學員與教保員分享「看到大家收到我們設計的杯墊,很開心、很喜歡,我也覺得很有成就感!」期待延續這份感動,明年能將這份溫暖與力量傳遞給更多人。

       

身障家庭支持團體 看見非障手足心事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身心障礙者人數逾119萬人,而當年身心障礙者福利機構服務使用者人數為1萬7,534人,多數還是仰賴家庭成員支持與照顧。然而早療家庭照顧者不同於一般家庭,需要花費更多心思於發展遲緩兒童身上,手足往往有被忽略、不被重視,甚至產生不平之感覺,有鑑於此岡山障福中心早療個管社工,今(112)年度辦理8場次手足支持團體,邀請陳怡婷心理師帶領家長看見非障礙手足議題。

 身障家庭常因照顧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其他手足社交關係、身心理需求未能得到滿足,而產生憤怒、壓力、害怕、忌妒、無助等多種情緒,卻不知該如何紓解,影響家庭氣氛,甚或影響療育執行。本次活動心理師利用手作、繪本等方式,引導手足及家長認識障礙者特質,並透過討論建構彼此的家庭期待,帶領照顧者關注手足情緒,引導手足看見自己的情緒進而學習表達。活動最後,透過祝福儀式,讓手足及照顧者之間產生勇氣,以面對外在不理解障礙手足的眼光。

平時因照料身障兒,而鮮少與孩子對話的家長表示:「難得有一個安靜的時間能夠與孩子互動,在心理師的引導下孩子漸漸卸下心防,從原本封閉、沉默,因為感受到被理解、被認同,進而能夠表達自己地情緒與需求,也透過與人交流,學習團體溝通、聆聽他人的故事,得到共感,發現自己不再只是一個人後,就能更加體諒彼此情緒。」。

衛福部2016年主要家庭照顧者調查報告中顯示,身心障礙家庭主要照顧者依序為:配偶或同居人31%、父母27%、子女26%,且多為專職照顧者。早療社工於家庭支持服務過程中發現身障家庭具有多元需求,自2018年起開始連結資源推動團體方案,今年度特別感謝新光吳氏基金會贊助動物輔助治療、手足團體經費,明(113)年9-10月將辦理親子互動團體,在兩個小時的課程中,將教導家長如何透過遊戲、手作等方式與孩子互動,以提升親職能力,增進親子關係,如有早療、家庭支持服務需求,歡迎民眾多多利用。

看見「犬」新視野 動物輔助情緒團體

北高雄療育資源匱乏,尤其是針對情緒障礙的個案資源更為稀少。每位兒童在個別議題無法在一般療育資源中獲得改善,有鑑於此,岡山障福中心首次開辦動物輔助團體,10/26至11/30每周四下午於湖內區明宗國小辦理,由新光吳氏基金會補助經費,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社工師與治療犬入班,協助早療服務。

情緒障礙的孩子,多有衝動控制、焦慮、情緒調節等問題,融入團體需要較長的時間,在體制內較難建立良好的親師關係與同儕關係,容易影響學習狀況。有別於醫療院所早療服務,本次活動選在校園中辦理,期盼藉由孩子們熟悉的環境能夠更快速地融入,藉由去除標籤化,提升家長及孩子的參加意願。

動輔師本身具有社工師身分,為期六次的課程,會依據孩子們的情緒表現設計不同教案,過程中要求孩子等待、聆聽甚至同理動物感受,以培養其耐心、專注力及同理心。幾堂課下來,家長及社工師都發現孩子有不小的轉變,像是原本需要較長時間融入團體的孩子,因期待餵食治療犬,而大聲講話,提出自己的需求。另外,觸覺敏感的孩子,第一次觸摸寵物犬時因害怕而尖叫,幾周相處後也逐步得到改善。

112年親職講座暨會員大會

112年牧人家長會會員大會暨自我倡議活動,讓服務對象分享自己最喜愛的休閒活動,使其從原先的替代決定轉為支持決定,賦予服務使用者們「作自己的主人,為自己決定」,透過自我倡議發表會提供身心障礙者為自己發聲的機會,也讓家長更加了解學員之狀況,增進親師之間之互動。中午時刻,中心提供豐盛歐式自助餐,使家長及教保老師能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彼此交流互動。

 

障福學苑木箱鼓成果發表

障福學苑(樂活課程)木箱鼓的成果發表會,22日午後,智青們一起在牧人柑仔店前,用樂音畫下美好句點。四堂課,兩首歌曲,樂音伴隨暖陽、微風散播開來,流竄在每個人心中。學員不僅在音樂裡找到自己的節奏,更在歡笑中編織起美好的情誼。
今年度障福學苑(樂活課程)羽球、創意烘焙、木箱鼓、舒心粉彩四門課程,進入到尾聲,參與課程人數近300人次,期待明年,還有這樣更多美好的時光。
113度樂活課程報名資訊,請持續關注岡山障福中心粉絲頁官網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