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蓮據點親子共讀 閱讀習慣從小培養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兒童福利中心委託平安基金會承辦的「大岡山兒童早期療育服務」,於3月29日(六)上午與湖內圖書館合辦「不讓3C陪伴我——親子共讀活動」,邀請學齡前幼兒家庭參與,推廣親子共讀觀念,並提供實用技巧,引導家長透過互動式閱讀陪伴孩子,促進親子關係、提升親職教育及活化圖書館使用。

活動特別邀請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講師、梓官圖書分館幼兒故事老師蔡齡萱,帶領親子共讀繪本「米米遇見書」。透過故事情節,讓家長了解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的自然反應,如吃書、撕書、反覆閱讀同一本書或注意力不持久等,由老師引導家長順應幼兒發展,培養良好的共讀習慣。

蔡齡萱老師指出,過度使用3C產品會影響幼兒的情緒控制與社交發展,因為快速變換的動畫讓孩子的大腦來不及處理資訊,長期下來可能影響專注力與思考能力。相較之下,親子共讀能透過互動啟發孩子的思考,提高認知能力,並增進語言發展與表達能力。此外,繪本故事能在情境中傳遞價值觀,幫助孩子理解生活道理,甚至為未來的讀寫能力奠定基礎,讓入學後的學習更順利。

活動還設計了實作體驗,如「故事書疊高高」讓孩子練習觀察與建構能力,「書本平衡遊戲」則訓練平衡感與專注力,進一步強化學習效果。

社工葉盈婷表示,親子共讀不僅限於閱讀書本,而是與孩子一同探索生活經驗。家長可以順應幼兒需求,例如當孩子翻頁順序混亂時,從他感興趣的畫面開始講述,並營造溫馨的共讀氛圍,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與關愛,進而培養對閱讀的興趣。

阿蓮兒童發展據點深耕社區十餘年,就近服務阿蓮、田寮、路竹、湖內及茄萣區有早療需求的家庭,並推廣親職教育,鼓勵家長善用社區資源陪伴孩子成長。不定期舉辦親職活動,更多資訊可關注「阿蓮兒童發展社區服務」粉絲專頁,有療育相關需求歡迎電洽(07)631-1231。

阿蓮據點辦親子按摩 促幼兒五感發展

阿蓮兒童發展社區服務高雄市阿蓮公共托育家園3月15日上午共同辦理親子按摩活動,邀請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講師蔡齡萱,帶家長從認識身體到了解孩子愛的需求;並增強家長育兒知能及關注孩童發展狀況;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錯過孩子黃金發展期。

親子按摩能夠促進孩子的感覺統合、提升大腦發展、語言發展及認知發展,對孩子的整體發展具有正向影響。講師蔡齡萱鼓勵家長每天固定安排5至10分鐘幫孩子按摩,最佳時間為睡前,可搭配靜態活動,如共讀繪本或玩玩具後進行,幫助孩子放鬆,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

社工葉盈婷指出「愛的表現有很多種,親子按摩最能直接展現出親子間愛的表達。適當的親子肢體接觸,可以增加幼兒五感發展,進而穩定其個性。」活動中透過有趣遊戲教家長與孩子做最親密接觸,增進親子感情,也能降低孩子受托時分離焦慮問題。

「0~3歲前是兒童發展的黃金時期,遲緩兒若能在這黃金時期接受早期療育,將有10倍以上的效果」,當發現孩子有疑似發展較慢的情形,可帶孩子至各地醫學中心的「早期療育聯合評估中心」進行早療評估,更多活動資訊或有早療相關問題,可上「阿蓮兒童發展社區服務」粉絲專頁搜尋或電洽(07)631-1231。

阿蓮據點辦親職講座 提升童發音技巧

該如何去糾正、引導孩子發出正確的音,是近期多數家長面臨的問題。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兒童福利中心委託平安基金會承辦「阿蓮等5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8月份於北高雄地區辦理兩場次親職講座,提供家庭兒童發展、親職教養等知能。

由於新住民風俗民情背景與本國大不相同,「構音」在新住民家庭中是最常見的語言問題之一。有鑒於此,今年據點首度與路竹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合作,8月10日舉辦「好好運動,好好吃,讓發音更清晰」親職講座,由語言治療師張家聞主講,活動中講師利用日時方便取得的餅乾作為教具,示範了多種有趣的練習方式,透過不同形狀、硬度的餅乾,鍛鍊孩子的口腔肌肉,盼提升孩子發音準確及清晰度。

「臭乳呆」是很多學齡前孩子會發生的狀況,社工葉盈婷指出,在據點接受服務的孩子,超過半數都伴隨語言相關問題,包含發音、語句理解表達…等都是常見的。她建議家長除了連結早療資源和到醫療院所復健外,平時在家可以多與孩子互動,例如在餐桌上描述食物的顏色、味道形狀,或在玩耍的時候使用具體詞彙來指導孩子的動作,都能增進孩子的語言發展與表達能力。

第二場次「好好運動,好好吃,讓發音更清晰」親職講座,8月24日(六)9:30-11:00,將於阿蓮老人活動中心辦理,歡迎家中有學齡前、有語言發展及構音問題的民眾,上「阿蓮等5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粉絲頁報名參加。

0~3歲前是兒童發展的黃金時期,遲緩兒若能在這黃金時期接受早期療育,將有10倍以上的效果」,當發現孩子有疑似發展較慢的情形,可帶孩子至各地醫學中心的「早期療育聯合評估中心」進行早療評估,有早療相關問題歡迎電洽(07)631-1231。

湖內行動據點親子共學 助提升教養力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兒童福利中心委託平安基金會承辦「阿蓮等5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已有11年的時間。這項服務主要針對阿蓮、田寮、路竹、湖內及茄萣區的學齡前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援。因服務個案中有一半居住在茄萣、湖內沿海一帶,為方便偏鄉地區家庭接受早療服務,據點與當地教會合作成立行動式據點,舉辦親職講座、互助成長團體,為家庭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  落實近便性早療服務,提升家長對兒童發展知能及親職教養功能,湖內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行動據點自112年成立,聘請專業講師辦理多場親職講座活動,不僅嘉惠有發展上疑慮家長外,還吸引了教會中對此議題感興趣的民眾共同參與,進一步了解早療服務與療育資源。

今(113)年5月至7月,據點辦理9場次「親子共學快樂趣」互助成長團體,每次1小時的課程中,由樹德科大兒童與家庭教育服務系講師主講。內容涵蓋育兒知識、教養原則、生活自理、親子共讀等主題。課程旨在幫助家長了解各年齡段的發展重點及需求,制定親子關係的界線,同時同理孩子的情緒,採取有效的方法來教養孩子。具體內容包括:盥洗活動、如廁練習,衣著管理、飲食安排、以及專注、表達、認知、語言、情緒學習等方面的提升。

106年起,阿蓮等5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茄萣教會合作,成立茄萣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行動據點;服務6年來,發現湖內區有最多早療需求的家庭,因此去(112)年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壽山中會大湖教會合作,成立湖內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行動據點,讓家長能彈性選擇距離家較近的據點進行療育課程。

「0~3歲前是兒童發展的黃金時期,遲緩兒若能在這黃金時期接受早期療育,將有10倍以上的效果」,當發現孩子有疑似發展較慢的情形,可帶孩子至各地醫學中心的「早期療育聯合評估中心」進行早療評估,更多活動資訊或有早療相關問題,可上「阿蓮等5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粉絲專頁搜尋或電洽(07)631-1231。

夢想轉動樂音啟航演奏會

12月3日為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岡山障福中心於11月11日(六)辦理「夢想轉動樂音啟航演奏會」,透過音樂演奏、戲劇演出,以及畫作展示等等,透過活動倡議國際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之八大原則,強調多元參與、共融共好,盼能喚起社會大眾對於身心障礙者各項權益的重視,建立一個友善無障礙的環境。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岡山社區作業設施服務使用者家輝作為代言人,同時具備街頭藝人身分的他為自閉症者,過去總是羨慕別人能夠自彈自唱,於是一把吉他開啟了他的音樂之路。 108年,家輝進入到高雄市唐氏症歡喜協會學習吉他,也在同一年順利考取了街頭藝人登記證。兩年前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表演被迫中斷,善用網路資源的家輝,不放棄學習機會,持續透過網路影片自學吉他。「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活動上演出的愛拚才會贏就是他在疫情間苦練的成果。

開幕儀式上「2024年公益紅包袋」首度曝光,一組六個款式,上面印有魚、蘋果、鳳梨等,象徵得勝有餘、平平安安、好運旺旺來,十分喜氣。插圖皆由岡山社區作業設施及成人日20逾位服務使用者,於每週一次的藝術課程共同創作而成。

本次活動以音樂會的形式呈現,由岡山區老人福利協進會、岡山圖書館弦樂團,以及岡山高中吉他社接連演出;中場,路竹小作所及成人日照分別帶來音樂劇及動感舞蹈,展現智青活力。周邊亦設有身心障礙者藝術創作展、輔具體驗、闖關遊戲、身心障礙福利宣導等,讓身心障礙者潛能可以發揮,讓大眾更加重視身障者在生活上各方面的權益。

公平參與為CRPD重要精神,中心近年來不斷推動自我倡議、共融之理念,像是邀請社區民眾一同參與樂活課程,在手作、粉彩、保齡球、木箱鼓等課程中,增進彼此認識與理解。另外,也到附近教會宣傳手作布包、油畫作品,至岡山老人福利協進會與長輩一起完成手工肥皂製作,更在今年10月由學員自發性地辦理了第一場自我倡議的大型活動。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表示「很開心在教保員及社工的支持下,能夠看見學員生命經歷的轉變,站在舞台上分享生命故事,鼓勵其他身障朋友,也期盼未來能夠邀請社區身障者一同為自身權益倡導。」

幼小轉銜體驗適應小學生活

發展遲緩兒童離開幼稚園進入國小時,許多問題與考驗恐會接踵而至,「幼小轉銜」成為早療家庭重要的協助。有鑒於此,8月21日至8月24日由平安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承辦阿蓮等5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據點將於茄萣國小辦理「幼小轉銜體驗班」。    112年「幼小轉銜體驗班」首次試辦,今年活動更由服務據點搬至國小教室內,時間也從1日增加至4日,更能夠真實還原「小學生活」。教保員設計一系列學科活動,協助特殊需求幼兒適應全新就學環境,並提前擁有國小前備技能,如生活自理、問題解決、適當行為、溝通技巧、表達需要、社會互動技巧、遵守常規與指示、問題解決等等,透過幼小轉銜做好準備。

去年參與活動的孩子,於活動結束時,以圖像記錄當天的生活,像是學習自己用餐、如廁、抄寫聯絡簿等等,很開心也很喜歡當天的活動。家長表示透過活動能夠學習如何給予孩子心理支持,並建立其對學校的正向態度,另一方面,更是從活動去學習良好的親師溝通合作,有效降低他們對於孩子要升小學的憂心與焦慮。

茄萣區走動式兒童發展社區服務自106年開始提供湖內區、茄萣區有早療需求家庭服務;更在今年與大湖教會合作,預計於9月成立「湖內區走動式兒童發展社區服務」期待可以更就近服務湖內區有早療需求之家庭。

「0~3歲前是兒童發展的黃金時期,遲緩兒若能在這黃金時期接受早期療育,將有10倍以上的效果」,當發現孩子有疑似發展較慢的情形,可帶孩子至各地醫學中心的「早期療育聯合評估中心」進行早療評估,更多活動資訊或有早療相關問題,可上「阿蓮等5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粉絲專頁搜尋或電洽07-6311231。

111年度幼小轉銜體驗班

透過據點教保員安排仿照國小低年級生活作息及課程內容讓即將入國小就讀的孩童可以加強同儕互動,以提升團體生活能力;學習靜態持續專注力並訓練聽指令執行的能力及培養敘述表達能力。提早學習及適應國小生活作息與常規,以順利轉銜國小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