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服務使用者權益保障委員會例行會議

112年度於6/28及12/6,共召開二次服務使用者權益保障委員會,以下為會議討論事項及委員建議:

  1. 學前日托家長提出希望教保員使用電動抽鼻涕機協助個案抽鼻涕。委員表示非醫事人員從事醫療行為違反醫療法,不建議採此作法。
  2. 學前日托委託用藥問題。委員建議應詢問主管機關現行做法是否需改變,若遇到無藥單之情形該如何因應,也了解其他早療單位的執行方法。
  3. 112年服務使用者滿意度分析報告討論。委員表示依中心回覆進行改善,並於下次會議討論中心的意外傷害或緊急事件處理辦法是否需調整或修改,另外針對牧人家長會的意見,請中心協助將意見轉達家長會,做為明年調整辦理活動之依據。

路竹小作報佳音 歌舞演出傳遞溫暖

聖誕節即將到來,路竹小作所19日舉辦報佳音活動,沿途學員帶來聖誕組曲演出,將溫馨、愉悅的聖誕氛圍傳遞給社區里民。今年活動有別於去年多以拜訪政府機關為主,小作所20位學員由路竹區公所出發,沿途經過大立生鮮超市、鵝牌氣密窗君盈金屬有限公司、金玉堂、昀鍋燒、YMCA路竹日照據點、高雄市立圖書館路竹分館,最後一站來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路加教會,並在每個定點獻唱祝福或是舞蹈演出,薛茂竹區長和張淑貞主任秘書還特地扮演聖誕老公公和聖誕老婆婆,就是要帶給學員滿滿的聖誕氣氛。

11月開始,學員每天都會撥出時間,以「路竹四寶」:番茄、雞蛋、花椰菜、虱目魚為主題,繪製小卡、包裝禮物、製作聖誕裝飾、以及布置周邊環境等等,展現出路竹小作所深耕在地、服務社區的精神。

為培養學員自立能力、人際互動與交往技巧,以及建立正確金錢觀念,小作所每個月固定都會安排兩次的社區適應活動,讓學員到社區進行購物、用餐,商家和社區單位總是友善對待,耐心聆聽並親切回應其需求,像是購餐時額外提供點心、熱情邀請學員參與各項活動等。每年12月份,小作所總會安排學員到當年度最常接觸的單位或店家,獻上祝福與感謝。

這一次活動也特別停留在YMCA路竹日照中心傳遞平安好消息,學員及長輩六至八人為一小組進行套圈圈比賽,遊戲過程中幫助長輩運動手部肌肉、訓練反應力,也讓彼此間有更緊密的互動,現場加油聲此起彼落,牧師最後也分享聖經中以馬內利的典故並為大家祝福。

路途中學員與教保員分享「看到大家收到我們設計的杯墊,很開心、很喜歡,我也覺得很有成就感!」期待延續這份感動,明年能將這份溫暖與力量傳遞給更多人。

       

身障家庭支持團體 看見非障手足心事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身心障礙者人數逾119萬人,而當年身心障礙者福利機構服務使用者人數為1萬7,534人,多數還是仰賴家庭成員支持與照顧。然而早療家庭照顧者不同於一般家庭,需要花費更多心思於發展遲緩兒童身上,手足往往有被忽略、不被重視,甚至產生不平之感覺,有鑑於此岡山障福中心早療個管社工,今(112)年度辦理8場次手足支持團體,邀請陳怡婷心理師帶領家長看見非障礙手足議題。

 身障家庭常因照顧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其他手足社交關係、身心理需求未能得到滿足,而產生憤怒、壓力、害怕、忌妒、無助等多種情緒,卻不知該如何紓解,影響家庭氣氛,甚或影響療育執行。本次活動心理師利用手作、繪本等方式,引導手足及家長認識障礙者特質,並透過討論建構彼此的家庭期待,帶領照顧者關注手足情緒,引導手足看見自己的情緒進而學習表達。活動最後,透過祝福儀式,讓手足及照顧者之間產生勇氣,以面對外在不理解障礙手足的眼光。

平時因照料身障兒,而鮮少與孩子對話的家長表示:「難得有一個安靜的時間能夠與孩子互動,在心理師的引導下孩子漸漸卸下心防,從原本封閉、沉默,因為感受到被理解、被認同,進而能夠表達自己地情緒與需求,也透過與人交流,學習團體溝通、聆聽他人的故事,得到共感,發現自己不再只是一個人後,就能更加體諒彼此情緒。」。

衛福部2016年主要家庭照顧者調查報告中顯示,身心障礙家庭主要照顧者依序為:配偶或同居人31%、父母27%、子女26%,且多為專職照顧者。早療社工於家庭支持服務過程中發現身障家庭具有多元需求,自2018年起開始連結資源推動團體方案,今年度特別感謝新光吳氏基金會贊助動物輔助治療、手足團體經費,明(113)年9-10月將辦理親子互動團體,在兩個小時的課程中,將教導家長如何透過遊戲、手作等方式與孩子互動,以提升親職能力,增進親子關係,如有早療、家庭支持服務需求,歡迎民眾多多利用。

看見「犬」新視野 動物輔助情緒團體

北高雄療育資源匱乏,尤其是針對情緒障礙的個案資源更為稀少。每位兒童在個別議題無法在一般療育資源中獲得改善,有鑑於此,岡山障福中心首次開辦動物輔助團體,10/26至11/30每周四下午於湖內區明宗國小辦理,由新光吳氏基金會補助經費,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社工師與治療犬入班,協助早療服務。

情緒障礙的孩子,多有衝動控制、焦慮、情緒調節等問題,融入團體需要較長的時間,在體制內較難建立良好的親師關係與同儕關係,容易影響學習狀況。有別於醫療院所早療服務,本次活動選在校園中辦理,期盼藉由孩子們熟悉的環境能夠更快速地融入,藉由去除標籤化,提升家長及孩子的參加意願。

動輔師本身具有社工師身分,為期六次的課程,會依據孩子們的情緒表現設計不同教案,過程中要求孩子等待、聆聽甚至同理動物感受,以培養其耐心、專注力及同理心。幾堂課下來,家長及社工師都發現孩子有不小的轉變,像是原本需要較長時間融入團體的孩子,因期待餵食治療犬,而大聲講話,提出自己的需求。另外,觸覺敏感的孩子,第一次觸摸寵物犬時因害怕而尖叫,幾周相處後也逐步得到改善。

112年親職講座暨會員大會

112年牧人家長會會員大會暨自我倡議活動,讓服務對象分享自己最喜愛的休閒活動,使其從原先的替代決定轉為支持決定,賦予服務使用者們「作自己的主人,為自己決定」,透過自我倡議發表會提供身心障礙者為自己發聲的機會,也讓家長更加了解學員之狀況,增進親師之間之互動。中午時刻,中心提供豐盛歐式自助餐,使家長及教保老師能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彼此交流互動。

 

障福學苑木箱鼓成果發表

障福學苑(樂活課程)木箱鼓的成果發表會,22日午後,智青們一起在牧人柑仔店前,用樂音畫下美好句點。四堂課,兩首歌曲,樂音伴隨暖陽、微風散播開來,流竄在每個人心中。學員不僅在音樂裡找到自己的節奏,更在歡笑中編織起美好的情誼。
今年度障福學苑(樂活課程)羽球、創意烘焙、木箱鼓、舒心粉彩四門課程,進入到尾聲,參與課程人數近300人次,期待明年,還有這樣更多美好的時光。
113度樂活課程報名資訊,請持續關注岡山障福中心粉絲頁官網最新消息
   

 

夢想轉動樂音啟航演奏會

12月3日為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岡山障福中心於11月11日(六)辦理「夢想轉動樂音啟航演奏會」,透過音樂演奏、戲劇演出,以及畫作展示等等,透過活動倡議國際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之八大原則,強調多元參與、共融共好,盼能喚起社會大眾對於身心障礙者各項權益的重視,建立一個友善無障礙的環境。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岡山社區作業設施服務使用者家輝作為代言人,同時具備街頭藝人身分的他為自閉症者,過去總是羨慕別人能夠自彈自唱,於是一把吉他開啟了他的音樂之路。 108年,家輝進入到高雄市唐氏症歡喜協會學習吉他,也在同一年順利考取了街頭藝人登記證。兩年前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表演被迫中斷,善用網路資源的家輝,不放棄學習機會,持續透過網路影片自學吉他。「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活動上演出的愛拚才會贏就是他在疫情間苦練的成果。

開幕儀式上「2024年公益紅包袋」首度曝光,一組六個款式,上面印有魚、蘋果、鳳梨等,象徵得勝有餘、平平安安、好運旺旺來,十分喜氣。插圖皆由岡山社區作業設施及成人日20逾位服務使用者,於每週一次的藝術課程共同創作而成。

本次活動以音樂會的形式呈現,由岡山區老人福利協進會、岡山圖書館弦樂團,以及岡山高中吉他社接連演出;中場,路竹小作所及成人日照分別帶來音樂劇及動感舞蹈,展現智青活力。周邊亦設有身心障礙者藝術創作展、輔具體驗、闖關遊戲、身心障礙福利宣導等,讓身心障礙者潛能可以發揮,讓大眾更加重視身障者在生活上各方面的權益。

公平參與為CRPD重要精神,中心近年來不斷推動自我倡議、共融之理念,像是邀請社區民眾一同參與樂活課程,在手作、粉彩、保齡球、木箱鼓等課程中,增進彼此認識與理解。另外,也到附近教會宣傳手作布包、油畫作品,至岡山老人福利協進會與長輩一起完成手工肥皂製作,更在今年10月由學員自發性地辦理了第一場自我倡議的大型活動。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表示「很開心在教保員及社工的支持下,能夠看見學員生命經歷的轉變,站在舞台上分享生命故事,鼓勵其他身障朋友,也期盼未來能夠邀請社區身障者一同為自身權益倡導。」

身心障礙者自我倡議活動

機構中,選擇對於大多數服務對象來說是困難的,他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做決定。有鑑於此10月21日(六),岡山障福中心辦理了第一屆「做自己的主人,為自己決定」倡議活動,由岡山小作所、路竹小作所、成人日照、學前日托共16位服務使用者輪流上台,以三分鐘簡報,藉由影片、音樂及現場演出,向觀眾分享自己的休閒生活。會場高朋滿座,由眾多家長組成應援團,為參賽者加油打氣。
站上講台對於每個參賽者來說實在不容易,每一段看似簡單平常的講稿,背後都是不斷重新組織語法及內容,在一次次練習與對話過程中,激盪出不同想法,也讓講稿更加順暢。除了,充足的事前準備,不斷建立自信心也是重要的一環,這也是現階段平安基金會持續培力服務使用者的能量。
中心近年來開始推動自我倡議,將CRPD、「自我表意」與「社會參與」精神落實在教學中,以岡山小作來說,每個月都會召開兩次自主性會議,由服務使用者自行規畫社區參與及戶外教學之行程、交通方式、以及編列預算,也辦理畫展、國際身障日等大型活動,提供舞台,讓身心障礙者能夠展現自我、發揮能力。期待社會大眾轉變對身心障礙者的看法,從被動接受幫助者轉變為能夠自主表達自己意願並全面參與社會的個體。

俯式直立二用站立架捐贈

慢飛天使因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肢體障礙,已到站立年齡仍未發展出站立能力,需依靠站立架支撐軀幹及骨盆,減緩下肢萎縮及關節攣縮變形,有鑑於此財團法人電路板環境公益基金會特別捐贈兩台俯式直立二用站立架給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期盼提升肢體障礙兒童站立能力,作為行走前的基石。

俯式直立二用站立架價格並不便宜,一台動輒七八萬元,經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兒童福利服務中心提供補助資訊,今(112)年5月份,岡山障福中心向財團法人電路板環境公益基金會提出計畫申請,9月15日上午財團法人電路板環境公益基金會董事率領夥伴拜訪,深入瞭解學前日間照顧服務的內容,學員特別安排一場互動演出,隨後,感謝基金會給予慢飛天使鼓勵與肯定。

輔具對於慢飛天使接受早期療育服務,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然而目前中心僅有背躺式站立架,適用於頸部、軀幹、骨盆較無法控制之幼童,訓練其站立,設備使用將近20年,十分老舊,相較之下,新型的直立式站立架,適合用於頭、手與軀幹控制較好,但下肢肌力仍無法獨立站立之幼童。岡山障福中心學前日間照顧服務主要提供0-6歲身心障礙或發展遲緩幼兒,社工呼籲家長,務必把握黃金療育時期,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減少成長負擔。

繁畫似錦漫步美林藝術展

由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指導,平安基金會、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共同籌辦的「繁畫似錦漫步美林」身心障礙者藝術平權融合展,9月12日於高雄圖書館總館8樓展覽區揭開序幕,岡山小作所、路竹小作所、成人日照50幾位身障青年,克服自身身體上的限制,共同完成超過百件作品,實踐藝術平權之夢想.希望透過繽紛而溫暖的繪畫作品,撫慰人心。

「藝想世界愛無限」藝術平權計畫執行第三年,每年,這群熱愛繪畫的身障青年都會以巡迴方式展出作品,今年他們首次走出北高雄地區,辦理大型畫展,展出作品包括油畫、粉彩畫之外,今年亦加入手繪帆布包,創作者包括唐氏症、自閉症、腦麻、思覺失調症等不同障別的身心障礙者,平安基金會董事長吳志仁提到「身心障礙者常因為肢體或生理上的限制,而欠缺休閒、藝術創作之體驗,期冀藉由此次畫展,幫助他們走出去,搭起民眾與身心障礙者相互了解的橋樑,去除標籤化,讓他們從過去被服務的角色,轉而回饋社會」。

活動上小溢站在作品前自信介紹粉彩作品「青春的紫葡萄」,他以紫色葡萄比喻自己,雖然成長路上,就像葡萄一樣酸澀,但在家人、老師及同學愛的陪伴下,讓自己越來越成熟,也開始對未來充滿希望,他樂見自己的改變,也期待有一天能夠再次回到職場,由被服務者轉換為服務者之角色。

35歲的小溢,因在情緒調節跟人際互動顯得困難,101年來到岡山小作所,107年經轉介,曾短暫進入職場服務,不擅與人溝通的他,情緒波動大,3個月後返回至中心,在職場受挫的他,感到失落。在教保員鼓勵下,小溢自109年開始接觸和諧粉彩,透過創作抒發情緒、書寫日記排解壓力,現在已能和同學共同完成打掃工作,家人也為他的進步感到開心。

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主任劉秋月表示,為了替身障青年圓夢,中心三年前開始安排每週一次的藝術創作課程,由社團法人特殊藝術教育學會、社團法人台灣基督徒社會工作人員協會、沂璇創藝工作室講師,帶領身障青年進行油畫、粉彩畫等各種不同媒材的藝術創作課程,本次活動主題為「繁畫似錦漫步美林」,智青用他們的筆觸詮釋著大自然的美妙,以樹木為主題,將心靈的寧靜和大自然的生命力融入每一幅作品當中,邀請喜愛藝文的朋友,一同漫遊這片綠意滿溢的仙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