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福盃運動會 促銀髮、身障族群共融

高雄市岡山老人福利協進會理事長吳太郎爭取經費主辦,高雄市政府、岡山區公所指導,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壽天國小、高雄市立岡山醫院協辦的「由愛出發!2024老福盃公益運動會」,10月19日(六)上午於岡山壽天國小籃球場辦理,活動策劃以「銀髮運動會」為主軸,鼓勵社區長輩、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走出家門,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提升社會參與度。

去年成功舉辦的健走活動吸引超過300人參加,今年則加入趣味競賽,讓參賽者分為四隊進行比賽,項目包括瑜珈球傳接球、扇子扇水瓶、吸管串接橋梁、木棍接紙杯等,這些活動旨在培養手眼協調能力、強化大肌肉群、增進平衡與穩定性、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同時鼓勵銀髮族及身心障礙者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增加出門與他人互動的意願,進而促進身心健康及社會參與。

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可延緩老化,在傳接球、扇水瓶的過程中,參與者需精確控制手部動作,配合眼睛觀察,進而提升反應速度和動作敏捷度。這種訓練對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如抓握物品或寫字等動作有很大的幫助​。」金枝長輩開心分享:「這些遊戲既刺激又好玩,如果可以的話,希望每年都能舉辦。」

護理之家敬老 岡山小作所推跨代共融

重陽節是傳統尊老、敬老、愛老的節日,為了弘揚這一文化精神,岡山小作所10月8日與和春護理之家合作舉辦「彩繪重陽樂融融」敬老活動,讓服務使用者有機會參觀不同型態的養護機構,也安排他們與亞健康及需要被照顧的長者互動,提升其生活經歷與體驗。

活動中,岡山小作所的服務使用者將擔任講師與課程助手,透過教導長輩進行粉彩創作,幫助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這樣的體驗讓服務使用者從中獲得成就感,明白即使是小小的幫忙,也能帶來快樂和自信,盼未來他們能成為這些長輩的幫助者。

活動一開始以音樂作為破冰環節,透過木箱鼓、沙鈴、鈴鼓等樂器的演奏,促進服務使用者與長輩之間的互動。音樂作為岡山小作所的特色活動之一,深受長輩們喜愛,通過這種「以音會友」的方式,增進情感交流。

粉彩創作是此次活動的重頭戲,主題以重陽節為主軸,讓長輩透過色彩和創作,體驗藝術的療癒力量。活動過程中,學員們透過指導長輩使用粉彩,提升彼此的情感交流。透過粉彩的觸摸與色彩的運用,長輩們能增加觸覺和視覺的感受,讓重陽節更具意義。

最後,特別安排分享時間,讓長輩表達自己在創作過程中的感受,同時也讓服務使用者反思他們的成長與收穫。這樣的互動不僅擦出溫暖的火花,也種下未來跨代交流的種子,為彼此創造不一樣的回憶。

本次活動讓長輩透過音樂、藝術創作認識岡山小作所,並療癒了他們的生活。今年以和春護理之家為第一站,未來岡山小作所將期待能與更多不同類型的機構合作,推動更多跨代共融的機會,拓展視野,並讓服務使用者與長輩們在互動中共同成長。

身障嘉年華登場 共創平等參與精神

為了提供身心障礙者更多參與活動的機會,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 (簡稱岡山障福中心)攜手震旦行,9月21日(六)於台糖高雄花卉農園中心、橋頭糖廠辦理「探索時空之旅」身心障礙者嘉年華。此次共邀請25組身障家庭參加,盼藉由活動為他們留下美好回憶,並促進家庭凝聚力。

身心障礙者因肢體或其他生理、心理等限制,往往缺乏休閒活動的機會,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第十項目標「減少不平等」 (SDG 10)。透過嘉年華活動不僅邀請心障礙者,也歡迎其親友一同參與,希望藉此提升他們走入社區的意願,並增加社區參與度。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表示「適當的戶外活動,不僅有助於延緩身心障礙者的老化,還有助於維持其身體機能與體能,休閒活動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她也強調,許多家屬平日工作繁忙,難得有機會帶孩子參加這樣的活動,期待能幫助他們身心靈紓壓,並在其中扮演支持與鼓勵的角色。

活動內容包括視覺迷宮、沙畫創作以及五分車體驗。視覺迷宮以各種立體圖形組合而成,參加者可在探索過程中,挑戰自身對方向感的敏感度,並享受周圍環境帶來的驚喜感受。沙畫創作則提供親子互動的機會,幫助增進親子關係,並提升對顏色的敏銳度。此外,參與者還可搭乘懷舊五分車,從台糖高雄花卉農園中心前往橋頭糖廠,沿途欣賞美景,享受充滿歷史人文氣息的搭乘體驗。

隨著國際身障日即將到來,岡山障福中心致力於落實CRPD「機會均等」、「充分融入社會」精神,每年都會舉辦國際身障日活動。今年將邀請社區民眾、社福團體及身心障礙者共同參與,透過展演舞台與倡議空間,提供身心障礙者一個表達自我與展現才華的平台,進一步推動社會對平等參與的重視,強化身心障礙者融入社區的機會。

愛心蔥抓餅DIY 提升身障者生活技能

岡山蔥抓餅家族攜手屏東縣後備旅今(19)日上午於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岡山障福中心)舉辦「愛心蔥抓餅DIY」公益活動。本次活動不僅讓身障青年親自體驗煎蔥抓餅的樂趣,還安排了芳療穴道按摩、義剪服務以及復古彈珠檯等體驗。

鍾旭輝人稱鍾大哥過去為職業軍人,退伍後,與從事教學工作的妻子林佳靜共同創立「岡山蔥抓餅家族」,這個行動源於鍾大哥岳父林欽榮「行善不能等」的教誨。幾年前,他們開著餐車走訪育幼院及社區,免費提供蔥抓餅和物資。此次活動特別安排在鍾大哥生日當天,他帶領服務使用者一起煎餅並分享蛋糕,將祝福傳遞出去。服務使用者也以清亮的嗓音獻唱生日快樂歌,感謝鍾大哥的付出與關懷。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強調:「中心一向致力打造一個多元包容的環境,讓身心障礙者能夠在安全、尊重的氛圍中成長與學習。十分感謝鍾大哥這樣的善心人士,願意投身公益,並將愛心與資源帶入中心,幫助服務使用者提升生活技能和自信心。」

來自岡山小作所的小琪表示:「過程中讓我既期待又緊張,我學會了打蛋和控制餅皮翻面的時間,當我吃到自己煎的蔥抓餅,感到非常滿足,因為我學會了煎餅的要領,期待明年還有機會參與蔥抓餅活動。」

鍾大哥表示,這次活動不僅是讓身心障礙者體驗製作美食的過程,更希望透過這樣的互動,增強其自信,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與支持。他說:「這些服務使用者,如同夾縫中奮力成長的小草,雖然沒有優渥的成長環境,但他們比任何人都渴望尊重與理解。」

鍾大哥強調「愛心無分別」,他特別感謝軍中同袍鼎力協助,募集到許多食物、日用品,希望透過「岡山蔥抓餅家族」活動拋磚引,吸引更多社會資源,打造一個包容、接納的環境,讓身心障礙者能擁有更豐富的生活體驗,同時在活動中找到成就感與自信。

身心障礙影展登場 推廣社區共融理念

岡山障福中心9月14日於岡山活泉靈糧堂舉辦「2024年身心障礙影展暨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宣導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提升社區居民對身心障礙者的認識與關懷,推廣共融社會的理念,並促進不同群體間的理解與支持。

岡山小作所學員帶來木箱鼓表演為活動揭開活動序幕,透過演出展現平日努力的成果,為現場增添活力與感動。緊接著,安排了以粉彩創作為主題的團體藝術活動,邀請民眾一起創作,透過多元的活動形式,加深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權益與福利的理解。

此次活動的一大亮點是透過粉彩藝術創作,促進參與者與身心障礙者間的交流。副主任許雅惠表示「我們將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充分融入社會精神注入活動,並結合SDGs第17項建立多元夥伴關係之目標,中心與岡山活泉靈糧堂合作,不僅在今年啟動了發展遲緩兒童的據點服務,還新增了身心障礙者的共融服務,進一步擴大服務的廣度與深度」。

共融理念藉由粉彩畫這一媒介展現柔和與細緻特性,讓不同年齡層與繪畫經驗的參與者都能輕鬆地投入創作,在愉快的氛圍中,身心障礙者與社區居民自然互動,彼此表達的情感。此次粉彩創作主題為「蒲公英的祝福—我在遠處為你的幸福祈禱」,蒲公英象徵希望與祝福,希望傳達每位參與者對彼此的祝福與善意,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彼此的獨特性與美好。

岡山障福中心每年透過倡議講座、生命教育宣導、身心障礙者藝術展與影展等不同類型的活動,提升身心障礙者在社會中的可見度與社會參與感,這些活動不僅讓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為他們提供更多社交互動的機會,促進不同群體之間的交流與理解。相關活動資訊,歡迎至岡山障福中心官網查詢。

手作芭樂酥 攜手家長培養童實作力

燕巢等3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9月7日(六)上午9:30至11:30,在燕巢區金山社區發展協會舉辦「金山社區親子共融活動—認識芭樂YA」。本次活動邀請2至6歲的孩子及其家庭參加,旨在透過有趣的手作體驗,加深孩子對社區的認識,提升親子互動與情感交流,並進一步促進家長的教養能力。

活動中,金山社區里長林順輔以圖片和影片形式,向孩子與家長介紹金山社區的農特產品—芭樂,以及其生產過程,參與者不僅能學習芭樂的生長歷程與栽培知識,還將親手製作以金山社區芭樂為原料的芭樂酥,體驗將在地農產轉化為美味點心的樂趣。

活動中鼓勵家長擔任引導者和示範者,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勇於嘗試,從而獲得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燕巢等3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社工蘇珮雯表示:「現代孩子往往受到過度保護,缺乏實際操作的經驗。參加這類親子活動,能夠讓孩子跳脫家庭中一成不變的生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而家長也能在觀察和學習其他人教養方式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教養能力。」

燕巢等3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自成立以來,已辦理多場家庭支持與親子互動活動,今年年初與北辰鐵馬驛站合作舉辦的「異國美食親子共廚」獲得社區家長的熱烈迴響。未來,燕巢據點將持續規劃各類家庭支持活動,並計劃與燕巢圖書館合作,定期舉辦親子共讀活動,推動家庭閱讀風氣。

燕巢等3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主要提供社區遊戲站、家庭支持服務、時段療育、行動據點等服務。明年,將走出燕巢地區,於橋頭區、岡山區擴展更多活動,讓更多社區家長了解行動式據點的服務。相關活動資訊,歡迎關注燕巢等3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的粉絲專頁。 

智青醫院辦畫展 籲重視海洋生態保護

由文化部、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指導,平安基金會、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簡稱岡山障福中心)、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共同籌辦的「洋海奇緣-共生和諧」身心障礙者藝術平權融合展,8月 21日上午於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辦理活動開幕式,本次畫展聚焦於海洋生態,呼應了SDGs中的第14項目標—「保育及維護海洋生態」,作品中生動地呈現了海洋生物的多樣與脆弱,盼喚起大眾對海洋環境保護的意識。

開幕式上,岡山小作所的服務使用者阿源,特別致贈一幅名為「夜幕低垂的海畔」的油畫給社會局長。阿源的作品巧妙結合了多種技法:他先用圓形行板確定月亮的位置與大小,再以畫筆和手指繪出樹枝及花朵、用刷子敲擊出星空的點點光芒,最後以保麗龍刻出的魚兒形狀,印上躍於海面的魚群,營造出一幅充滿歡愉的夜幕時分。這幅作品不僅展示了他對海洋的熱愛,更突顯身心障礙者在藝術創作中的無限潛能。

「藝想世界愛無限」身心障礙者藝術平權計畫執行至今已有四年的時間,創作者包括唐氏症、自閉症、腦麻、思覺失調症等不同障別的身心障礙者,每年都會以巡迴方式展出作品,過去曾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岡山文化中心、岡山區公所等地辦理展覽,這次特別將場域轉換至醫院,由岡山小作所、成人日照30幾位師生,精選出50幾件畫作,以海洋的多樣生態系統為靈感,描繪出豐富多彩的海洋世界。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提到「打破身心障礙者被動接受服務的刻板印象,促進社會大眾了解、認同他們,進而實踐藝術平權,一直以來都是基金會努力的目標。」通過本次展覽,充分展現身心障礙者在藝術創作中的才能與潛力,更是進一步實現了「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所倡導的充分融入社會、無障礙、機會均等。

過去,身障青年一直期盼有天能夠在公共場域辦理大型畫展,透過畫作撫慰人心。為了替他們圓夢,五年前,岡山障福中心開始與社團法人特殊藝術教育學會、社團法人台灣基督徒社會工作人員協會合作,安排每週一次的藝術創作課程,運用各種不同媒材,進行油畫、粉彩畫等藝術創作。

醫院過往給人較冰冷的感覺,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在1F候診區設有藝文走廊,透過藝術的力量,減輕醫護人員、就診民眾的焦慮和壓力。開幕活動上,院長吳育全特別頒發感謝狀感謝基金會及身障青年,克服自身障礙,創作出多元且具有溫度的作品。

本次畫展主題為「洋海奇緣-共生和諧」,身障青年用筆觸反映出他們對生態保育的省思,透過壓克力畫、粉彩畫等多元媒材的表現手法,期望觀眾在欣賞作品時,能夠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與生命的力量,共同守護海洋家園。活動展期自113年8月21日至114年1月9日,誠摯邀請喜愛繪畫的朋友蒞臨參觀! 

阿蓮據點辦親職講座 提升童發音技巧

該如何去糾正、引導孩子發出正確的音,是近期多數家長面臨的問題。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兒童福利中心委託平安基金會承辦「阿蓮等5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8月份於北高雄地區辦理兩場次親職講座,提供家庭兒童發展、親職教養等知能。

由於新住民風俗民情背景與本國大不相同,「構音」在新住民家庭中是最常見的語言問題之一。有鑒於此,今年據點首度與路竹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合作,8月10日舉辦「好好運動,好好吃,讓發音更清晰」親職講座,由語言治療師張家聞主講,活動中講師利用日時方便取得的餅乾作為教具,示範了多種有趣的練習方式,透過不同形狀、硬度的餅乾,鍛鍊孩子的口腔肌肉,盼提升孩子發音準確及清晰度。

「臭乳呆」是很多學齡前孩子會發生的狀況,社工葉盈婷指出,在據點接受服務的孩子,超過半數都伴隨語言相關問題,包含發音、語句理解表達…等都是常見的。她建議家長除了連結早療資源和到醫療院所復健外,平時在家可以多與孩子互動,例如在餐桌上描述食物的顏色、味道形狀,或在玩耍的時候使用具體詞彙來指導孩子的動作,都能增進孩子的語言發展與表達能力。

第二場次「好好運動,好好吃,讓發音更清晰」親職講座,8月24日(六)9:30-11:00,將於阿蓮老人活動中心辦理,歡迎家中有學齡前、有語言發展及構音問題的民眾,上「阿蓮等5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粉絲頁報名參加。

0~3歲前是兒童發展的黃金時期,遲緩兒若能在這黃金時期接受早期療育,將有10倍以上的效果」,當發現孩子有疑似發展較慢的情形,可帶孩子至各地醫學中心的「早期療育聯合評估中心」進行早療評估,有早療相關問題歡迎電洽(07)631-1231。

社會局長蒞臨指導 關心身障者福祉

今(8)日上午,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局長蔡宛芬率領團隊前往中心給予指導。岡山小作所以木箱鼓演出迎接大家,現場氣氛歡樂,給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看到了身障者在生活中展現出堅強與樂觀。
從輔具中心、成人日間照顧至學前日托參訪過程中,局長與工作人員、服務使用者進行親切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
活動最後,岡山小作所服務使用者「小哲」(化名)送上邀請函及粉彩畫作,邀請局長參加8月21日即將辦理的「身心障礙者藝術平權融合展」。
局長感謝學生們的熱情邀請,也非常期待這個有意義的活動。期望每位身障者都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腦麻生手作卡片獻父親 謝養育之恩

8月2日下午在教保員的陪伴下,小榮(化名)將親手製作的卡片投進郵筒,趕在父親節之前將信件寄出,感謝爸爸多年來的養育之情,也祝福身體微恙的爸爸身體早日康復。

小榮的媽媽103年因中風傷及左腦,行動及語言能力受到影響,長期在家臥床靜養,仰賴爸爸及外籍移工照顧;不料,今年6月小榮爸爸也因身體出現狀況送醫治療至今,他時常擔心父親的病況而掉淚,父親節前夕小榮透過卡片傳遞思念,「爸爸,父親節快樂!」信中簡短的一句話,卻讓右手張力較大的他,耗費許多精力去完成。

今年46歲的小榮,為重度智能障礙以及腦性麻痺者,99年來到岡山小作所,說話含糊不清,時常無法精準地表達出內心想法。身邊的人時常需透過肢體動作了解他的想法,經過透過調整語速、構音等訓練,小榮現在能以簡單的句子與家人溝通,也能自行前往賣場採買生活日常所需用品,陪伴他一路成長的父親既感動又欣慰。

因應父親節到來,岡山小作所自七月起,開始安排節慶相關活動,從手作卡片到郵寄過程,帶領服務使用者了解節慶的意義、透過用尺畫直線、剪刀剪紙訓練其手部精細動作,教保員也藉此引導服務使用者回顧過去與父親相處的點滴,鼓勵他們即時道愛。也期盼這份特別的驚喜,能夠開啟話題,提升親子間的互動,雖然,有些服務使用者的父親已離世,其手作卡片訴說思念,也感謝媽媽母代父職撫育自己成長。

岡山障福中心自99年開辦岡山小作所,是介於庇護工場與日托機構的新型服務模式,主要招收15歲以上身心障礙者,協助其在進入職場前做好就業準備,如:工作態度、體耐力、人際互動技能等提升等。協助身障者獲得所需之個人支持與照顧,促進其生活品質,社會參與及多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