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基金會團隊蒞臨參訪交流

今(3/12)日平安基金會執行長林恩增,率領副執行長林耀明、主任陳桂芳及同工一行人,蒞臨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進行參訪,關心中心服務現況,並與同仁進行深度交流。

此次參訪行程涵蓋中心各樓層的核心服務據點,包括:

  • 主任室:簡報分享,介紹中心服務現況與未來發展方向
  • 早期療育:了解兒童發展與專業介入措施
  • 成人日間照顧、岡山小作:關心服務使用者的日常活動與照護情形
  • 輔具中心:介紹輔具適配與服務

此外,岡山小作學員特別準備木箱鼓演出,以活力滿滿的節奏迎接貴賓,展現他們日常訓練的成果與自信。最後,為感謝平安基金會團隊的蒞臨與關懷,學員也親手將和諧粉彩畫作致贈給參訪來賓,象徵溫暖與祝福。

感謝平安基金會長官們對於本中心的支持與關懷,此次交流讓雙方對於身心障礙服務的發展有更深入的了解,未來亦期盼共同推動更完善的福利服務,讓每位服務使用者都能獲得更全面的支持與照顧。

岡山障福、圖書館攜手 名師揮毫迎新

為營造春節氣氛,增進服務使用者與社區民眾的交流互動,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岡山障福中心)於1月24日(五)上午10時至11時30分,與高雄市立圖書館岡山分館共同舉辦「蛇來運轉-新春揮毫」活動。本次活動將邀請國際書法比賽屢獲佳績的書法家謝永泰老師現場揮毫,增添新春氣息。

活動當天,謝永泰老師將以「蛇來運轉」和「福蛇迎春」等吉祥話現場揮毫,並特別以岡山障福中心114年度企劃主題「如鷹展翅上騰」提筆,為新的一年注入希望。活動中,中心的服務使用者也將親自參與春聯書寫,透過書法鍛鍊專注力、提升手眼協調能力,同時穩定情緒,展現身心障礙者努力自信的一面。

社工歐緁薰指出,身心障礙者在書寫書法的過程中,通常會面臨注意力不集中或手眼協調之挑戰。岡山小作所服務使用者阿榮為腦性麻痺患者,因手部張力大,動作受限,寫起字來十分吃力,但他仍努力完成了「春」和「平安」的作品,希望將這些充滿祝福的春聯帶回家與家人分享。

因應年節需求,中心智青推出公益紅包袋,以「如鷹展翅上騰」為創作靈感,象徵服務使用者在生命旅程中勇敢面對挑戰的精神,每一款紅包袋的圖案,均由服務使用者親自參與創作,透過繪畫展現他們的生命故事與對未來的期望。紅包袋義賣收入將支持身心障礙者相關服務,幫助他們實現自立生活的目標。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表示「此次活動除增添新春氣氛外,更是讓身心障礙者透過實際行動社區參與、增加其生活經驗希望透過此類活動,讓更多人感受到來自身心障礙者的努力與祝福,迎接一個充滿溫馨與希望的新年。」

感恩節特展 藝術彰顯感恩之情

文化部指導、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岡山障福中心)主辦的「秋日暖陽下的感恩之旅」身心障礙者藝術展演正式登場。配合感恩節,今(28)日上午中心特別舉辦慶祝活動,現場展出服務使用者的畫作,並規劃感恩故事分享及感恩樹創意工作坊,節日中洋溢暖心祝福。

活動由陳淑安牧師開場,向大家說明感恩節的意義,並為眾人代禱祝福;隨後,岡山小作所、成人日間照顧服務,還有高雄市小太陽協會帶來歌舞演出,增添熱鬧氛圍。服務使用者化身主持人與導覽員,向來賓介紹其作品的創作理念與心路歷程。透過分享,他們回顧生活中的美好經歷,學習用真誠的方式來回應他人的愛,增強人際互動與情感連結。

活動上,特別安排感恩故事分享,八位學員踴躍報名,勇敢上台說出心中的感謝。平時不善言辭的宜姍,深情地說:「謝謝教保員、社工平常的教導,讓我學會照顧自己,也謝謝爸爸、媽媽不辭辛勞接送,載我到市區學畫畫和參加比賽,讓我學得一技之長,有你們真好。」真摯的言語深深打動大家。

另一個活動亮點是牆面上的「感恩樹」,參與者細數生活中值得感謝的人、事、物書寫下來,並將樹葉形狀的紙條黏貼於樹枝間,隨著活動進行,感恩樹逐漸被填滿,來自四面八方的心意,匯聚成一幅充滿溫暖與感動的畫面。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表示:「透過這樣的活動,讓身心障礙者有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與才華,更重要的是鼓勵他們勇敢發聲,自我倡議。」落實SDGs(永續發展目標)第10項「減少不平等」,透過多樣的活動形式,讓身心障礙者有更多自我表達與社會互動的機會。」

本次展覽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展出岡山小作所、成人日間照顧服務40位服務使用者,逾50件和諧粉彩及油畫作品,涵蓋風景、靜物和抽象畫等題材,每一幅都充滿情感的流動,展覽地點設於岡山障福中心二樓走廊,歡迎民眾蒞臨參觀,一同感受服務使用者用心創作的溫度。         

樂活課程培養興趣 音樂中找自信

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後簡稱岡山障福中心)11月7日下午舉辦樂活課程成果發表,學員在小牧人柑仔店前精彩演出木箱鼓,吸引眾多民眾駐足觀賞。這場演出不僅為學員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促進了社區民眾與身心障礙者之間的互動與理解。

中心每年開辦樂活課程,內容涵蓋手作、樂器、運動、繪畫、烹飪等多元活動,幫助身心障礙者培養興趣、增進技能。今年6月至11月,中心特別規劃了木箱鼓、和諧粉彩、保齡球及游泳四門免費課程,邀請社區民眾、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共同參與,鼓勵大家走出戶外,融入社區生活。

木箱鼓課程於9月、10月間進行,共安排七堂課,每堂課程為一小時,透過課程,學員學習木箱鼓的打擊技巧和表演方式,不僅增強音樂節奏感與自信心,也透過成果發表會與社區交流。參與者不僅學習到樂器的演奏技巧,更在課堂中找到表達自我的機會,實現自我價值。

經過幾週的學習,學員不僅掌握木箱鼓的演奏技巧,更在合作過程中,強化彼此間的信任與默契。成果發表會上,學員在社區民眾面前展示了學習成果,期望讓社區更多了解身心障礙者的能力與努力,進一步促進彼此相互理解和尊重。

自民國86年成立以來,中心致力提供身心障礙者多元的福利服務,自102年起積極推動社區融合課程。期望透過這些活動,幫助身心障礙者提升生活技能、擴大社交圈,更好地融入社區生活。更多課程資訊歡迎關注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官網或粉絲專頁

愛心蔥抓餅DIY 提升身障者生活技能

岡山蔥抓餅家族攜手屏東縣後備旅今(19)日上午於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岡山障福中心)舉辦「愛心蔥抓餅DIY」公益活動。本次活動不僅讓身障青年親自體驗煎蔥抓餅的樂趣,還安排了芳療穴道按摩、義剪服務以及復古彈珠檯等體驗。

鍾旭輝人稱鍾大哥過去為職業軍人,退伍後,與從事教學工作的妻子林佳靜共同創立「岡山蔥抓餅家族」,這個行動源於鍾大哥岳父林欽榮「行善不能等」的教誨。幾年前,他們開著餐車走訪育幼院及社區,免費提供蔥抓餅和物資。此次活動特別安排在鍾大哥生日當天,他帶領服務使用者一起煎餅並分享蛋糕,將祝福傳遞出去。服務使用者也以清亮的嗓音獻唱生日快樂歌,感謝鍾大哥的付出與關懷。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強調:「中心一向致力打造一個多元包容的環境,讓身心障礙者能夠在安全、尊重的氛圍中成長與學習。十分感謝鍾大哥這樣的善心人士,願意投身公益,並將愛心與資源帶入中心,幫助服務使用者提升生活技能和自信心。」

來自岡山小作所的小琪表示:「過程中讓我既期待又緊張,我學會了打蛋和控制餅皮翻面的時間,當我吃到自己煎的蔥抓餅,感到非常滿足,因為我學會了煎餅的要領,期待明年還有機會參與蔥抓餅活動。」

鍾大哥表示,這次活動不僅是讓身心障礙者體驗製作美食的過程,更希望透過這樣的互動,增強其自信,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與支持。他說:「這些服務使用者,如同夾縫中奮力成長的小草,雖然沒有優渥的成長環境,但他們比任何人都渴望尊重與理解。」

鍾大哥強調「愛心無分別」,他特別感謝軍中同袍鼎力協助,募集到許多食物、日用品,希望透過「岡山蔥抓餅家族」活動拋磚引,吸引更多社會資源,打造一個包容、接納的環境,讓身心障礙者能擁有更豐富的生活體驗,同時在活動中找到成就感與自信。

身心障礙影展登場 推廣社區共融理念

岡山障福中心9月14日於岡山活泉靈糧堂舉辦「2024年身心障礙影展暨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宣導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提升社區居民對身心障礙者的認識與關懷,推廣共融社會的理念,並促進不同群體間的理解與支持。

岡山小作所學員帶來木箱鼓表演為活動揭開活動序幕,透過演出展現平日努力的成果,為現場增添活力與感動。緊接著,安排了以粉彩創作為主題的團體藝術活動,邀請民眾一起創作,透過多元的活動形式,加深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權益與福利的理解。

此次活動的一大亮點是透過粉彩藝術創作,促進參與者與身心障礙者間的交流。副主任許雅惠表示「我們將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充分融入社會精神注入活動,並結合SDGs第17項建立多元夥伴關係之目標,中心與岡山活泉靈糧堂合作,不僅在今年啟動了發展遲緩兒童的據點服務,還新增了身心障礙者的共融服務,進一步擴大服務的廣度與深度」。

共融理念藉由粉彩畫這一媒介展現柔和與細緻特性,讓不同年齡層與繪畫經驗的參與者都能輕鬆地投入創作,在愉快的氛圍中,身心障礙者與社區居民自然互動,彼此表達的情感。此次粉彩創作主題為「蒲公英的祝福—我在遠處為你的幸福祈禱」,蒲公英象徵希望與祝福,希望傳達每位參與者對彼此的祝福與善意,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彼此的獨特性與美好。

岡山障福中心每年透過倡議講座、生命教育宣導、身心障礙者藝術展與影展等不同類型的活動,提升身心障礙者在社會中的可見度與社會參與感,這些活動不僅讓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為他們提供更多社交互動的機會,促進不同群體之間的交流與理解。相關活動資訊,歡迎至岡山障福中心官網查詢。

智青醫院辦畫展 籲重視海洋生態保護

由文化部、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指導,平安基金會、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簡稱岡山障福中心)、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共同籌辦的「洋海奇緣-共生和諧」身心障礙者藝術平權融合展,8月 21日上午於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辦理活動開幕式,本次畫展聚焦於海洋生態,呼應了SDGs中的第14項目標—「保育及維護海洋生態」,作品中生動地呈現了海洋生物的多樣與脆弱,盼喚起大眾對海洋環境保護的意識。

開幕式上,岡山小作所的服務使用者阿源,特別致贈一幅名為「夜幕低垂的海畔」的油畫給社會局長。阿源的作品巧妙結合了多種技法:他先用圓形行板確定月亮的位置與大小,再以畫筆和手指繪出樹枝及花朵、用刷子敲擊出星空的點點光芒,最後以保麗龍刻出的魚兒形狀,印上躍於海面的魚群,營造出一幅充滿歡愉的夜幕時分。這幅作品不僅展示了他對海洋的熱愛,更突顯身心障礙者在藝術創作中的無限潛能。

「藝想世界愛無限」身心障礙者藝術平權計畫執行至今已有四年的時間,創作者包括唐氏症、自閉症、腦麻、思覺失調症等不同障別的身心障礙者,每年都會以巡迴方式展出作品,過去曾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岡山文化中心、岡山區公所等地辦理展覽,這次特別將場域轉換至醫院,由岡山小作所、成人日照30幾位師生,精選出50幾件畫作,以海洋的多樣生態系統為靈感,描繪出豐富多彩的海洋世界。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提到「打破身心障礙者被動接受服務的刻板印象,促進社會大眾了解、認同他們,進而實踐藝術平權,一直以來都是基金會努力的目標。」通過本次展覽,充分展現身心障礙者在藝術創作中的才能與潛力,更是進一步實現了「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所倡導的充分融入社會、無障礙、機會均等。

過去,身障青年一直期盼有天能夠在公共場域辦理大型畫展,透過畫作撫慰人心。為了替他們圓夢,五年前,岡山障福中心開始與社團法人特殊藝術教育學會、社團法人台灣基督徒社會工作人員協會合作,安排每週一次的藝術創作課程,運用各種不同媒材,進行油畫、粉彩畫等藝術創作。

醫院過往給人較冰冷的感覺,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在1F候診區設有藝文走廊,透過藝術的力量,減輕醫護人員、就診民眾的焦慮和壓力。開幕活動上,院長吳育全特別頒發感謝狀感謝基金會及身障青年,克服自身障礙,創作出多元且具有溫度的作品。

本次畫展主題為「洋海奇緣-共生和諧」,身障青年用筆觸反映出他們對生態保育的省思,透過壓克力畫、粉彩畫等多元媒材的表現手法,期望觀眾在欣賞作品時,能夠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與生命的力量,共同守護海洋家園。活動展期自113年8月21日至114年1月9日,誠摯邀請喜愛繪畫的朋友蒞臨參觀! 

社會局長蒞臨指導 關心身障者福祉

今(8)日上午,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局長蔡宛芬率領團隊前往中心給予指導。岡山小作所以木箱鼓演出迎接大家,現場氣氛歡樂,給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看到了身障者在生活中展現出堅強與樂觀。
從輔具中心、成人日間照顧至學前日托參訪過程中,局長與工作人員、服務使用者進行親切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
活動最後,岡山小作所服務使用者「小哲」(化名)送上邀請函及粉彩畫作,邀請局長參加8月21日即將辦理的「身心障礙者藝術平權融合展」。
局長感謝學生們的熱情邀請,也非常期待這個有意義的活動。期望每位身障者都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泳訓課開跑 鼓勵身障者參與水上活動

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泳池經歷新冠疫情、耐震補強工程及缺水等挑戰後,睽違三年,將於7月2日至8月30日重新開放使用。今年度再次舉辦水上休閒活動,與高雄科技大學海洋休閒管理系攜手合作,透過「運動I台灣2.0」計畫,舉辦「快樂暢游」免費泳訓班課程。活動於7月2日至8月23日每週二至週五上午9點半至11點舉行,共設有4個梯次,每梯次招收15名學員,旨在提供身心障礙者一個享受水域樂趣的機會。

為鼓勵身心障礙者更多參與戶外休閒活動及運動,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申請「運動i台灣2.0」計畫,今年自6月5日起至8月1日止,每週三、四辦理保齡球課程,共計18場次,預估270人次參加活動。希望提升身心障礙者的運動熱情和生活品質,讓他們在安全的環境中享受運動的樂趣。

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設有一座符合身心障礙者使用的標準泳池,由於泳池專為身心障礙者設計,輪椅使用者也可以在旁人輔助下進入水中,感受水中的浮力。泳池除了為身心障礙者規劃的水上活動課程外,7月2日至8月30日,每週二至週五上午09:30至11:00及下午14:00至16:00,也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凡持身心障礙手冊及其陪伴者(限1名)購票10元,一般民眾票價為50元。

貼心提醒,泳池入口於公園路上,鄰近岡山高中,位在壽天宮旁。若有相關問題可於上班時間電洽中心,電話:07-6226730#129蔡社工。

小作台鐵快閃演出 樂音繚繞車站大廳

平安基金會經營之展翅高飛社區日間作業設施(以下簡稱岡山小作所)、高雄市路竹區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以下簡稱路竹小作所)6月1日上午於台鐵岡山站進行快閃演出,服務使用者帶來練習多時的木箱鼓、樂器,以及戲劇表演,讓候車大廳熱鬧了起來。

本次活動選在端午節前夕舉辦,也是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今年度的首場大型展演,由岡山小作所服務使用者帶來如果你想知道、這裡有榮耀兩首輕快的詩歌作為開場表演。之後,由路竹小作所平安鹿表演團接著演出,以戲劇訴說心中夢想,旅客紛紛駐足欣賞,許多人則是驚喜地拿出手機記錄這溫馨又感動的時刻,並以熱烈掌聲,給予鼓勵。

活動尾聲,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副主任許雅惠致贈快樂羊文創布包,謝謝站方免費提供場域,讓服務對象能夠有表演的舞台,將溫暖及祝福傳遞出去,培養其自信心。台鐵岡山站長張明仁特別撥空為服務使用者加油打氣,肯定身障朋友克服限制,勇敢展現自我,為車站增添活力。

「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是介於庇護工場與日托機構的新型服務模式,提供以作業訓練活動為主,文康休閒活動(休閒、體適能、社區適應)為輔的服務,期待讓能力不足以進入庇護工場,又不適合被安置在照顧機構內的身心障礙者有新的選擇機會。

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每年都會辦理身心障礙生命教育,由中心服務使用者走進社區,包括到教堂、商場、活動中心或是車站等公共場域表演,希望透過演出及宣導,讓社區民眾更認識中心提供的服務,相關活動、課程、身障福利等資訊,歡迎關注中心官網(https://ksh.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