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所職場體驗 助身障者提升就業力

為提升身心障礙者的社會經驗與就業能力,展翅高飛社區日間作業設施(以下簡稱岡山小作所)3月21日攜手全聯福利中心舉辦職場體驗活動,透過真實職場情境,幫助服務使用者適應不同的工作模式,增強社會適應力,促進社會融合。        本次活動共有20位服務使用者參與,分組進行收銀操作、包裝、冷藏冷凍商品檢查、指定商品撿貨等工作。對於多數沒有外出工作經驗的參與者來說,這是難得的學習機會。然而,也有部分服務使用者對於陌生的環境感到緊張,擔心無法勝任或遭受挫折。為此,教保員與家長在活動前提供心理支持,鼓勵他們以學習的心態參與,強調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岡山小作所近年積極推動職能訓練,曾帶領服務使用者至市府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參與烘焙與甜品製作課程,目前每月也安排一次烹飪課,期望培養服務使用者的自立能力。此外,小作所現行的作業訓練以清潔與洗車為主,每日清潔結束後,教保員會與服務使用者討論工作品質與態度,幫助他們提升細緻度與競爭力。

少數服務使用者過去曾在洗車場、螺絲工廠等地短暫工作,卻因動作較慢,或與同事、客戶溝通不順而遇挫,最終返回小作所繼續接受服務。曾在加油站服務的小餅,因與客戶溝通時語氣不當,遭遇同事冷嘲熱諷,甚至發生爭執,最終選擇離開職場。如今,提及再度就業仍感到抗拒。岡山小作所社工歐緁薰表示:「服務使用者執行特定任務時,往往會忽略細節,例如倒垃圾時未注意沿途滴落的汙水;在溝通上,也較難察言觀色,可能無意間影響他人情緒卻不自知。」

在職場中,勇於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想法至關重要。然而,許多服務使用者在自我倡議方面仍需更多支持,若無法清楚表達疑問,可能會加深與職場人員的溝通隔閡。因此,岡山小作所近年來導入藝術課程,透過繪畫訓練表達能力,並提供舞台讓服務使用者在倡議過程中累積自信心,為未來融入職場奠定基礎。

此外,岡山障福中心特別感謝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三年來捐贈逾70萬元,提供身障家庭生活日用品、營養品與食品等實質支持,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此次活動的合作,進一步深化了企業與社福機構的連結,共同為促進身心障礙者的職場適應與社會參與努力。

岡山障福、圖書館攜手 名師揮毫迎新

為營造春節氣氛,增進服務使用者與社區民眾的交流互動,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岡山障福中心)於1月24日(五)上午10時至11時30分,與高雄市立圖書館岡山分館共同舉辦「蛇來運轉-新春揮毫」活動。本次活動將邀請國際書法比賽屢獲佳績的書法家謝永泰老師現場揮毫,增添新春氣息。

活動當天,謝永泰老師將以「蛇來運轉」和「福蛇迎春」等吉祥話現場揮毫,並特別以岡山障福中心114年度企劃主題「如鷹展翅上騰」提筆,為新的一年注入希望。活動中,中心的服務使用者也將親自參與春聯書寫,透過書法鍛鍊專注力、提升手眼協調能力,同時穩定情緒,展現身心障礙者努力自信的一面。

社工歐緁薰指出,身心障礙者在書寫書法的過程中,通常會面臨注意力不集中或手眼協調之挑戰。岡山小作所服務使用者阿榮為腦性麻痺患者,因手部張力大,動作受限,寫起字來十分吃力,但他仍努力完成了「春」和「平安」的作品,希望將這些充滿祝福的春聯帶回家與家人分享。

因應年節需求,中心智青推出公益紅包袋,以「如鷹展翅上騰」為創作靈感,象徵服務使用者在生命旅程中勇敢面對挑戰的精神,每一款紅包袋的圖案,均由服務使用者親自參與創作,透過繪畫展現他們的生命故事與對未來的期望。紅包袋義賣收入將支持身心障礙者相關服務,幫助他們實現自立生活的目標。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表示「此次活動除增添新春氣氛外,更是讓身心障礙者透過實際行動社區參與、增加其生活經驗希望透過此類活動,讓更多人感受到來自身心障礙者的努力與祝福,迎接一個充滿溫馨與希望的新年。」

障福攜手社區里民 共享聖誕佳節喜悅

聖誕佳節前夕,岡山障福中心今(20)日上午於中心大廳舉辦「聖誕愛無限報佳音活動」,十二石樂團帶來多首聖誕歌曲,提前讓身心障礙者、早療兒童及社區民眾,感受到濃濃節日氣氛。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十二石教會長期投入公益服務,經常探訪偏鄉及醫療院所,這一次由劉立仁牧師帶領樂團,為中心學員及家屬帶來溫馨感人的音樂會,活動中成人日照學員特別獻唱「最美的禮物」,傳遞愛與希望,鼓勵大家勇敢迎接生活中的挑戰。最後由劉牧師為在場的所有人員代禱,送上真摯的祝福。

當天下午,岡山小作師生拜訪中心鄰近的岡山平和路郵局、彰化銀行岡山分行及高雄市政府警察局、高雄市政府消防局第五大隊岡山分隊,以及高雄市立圖書館岡山分館等地報佳音。學員以優美的歌聲及親手包裝的糖果,向社區居民傳遞平安與快樂,讓冬天多了一份溫暖與感動。學員阿敏開心表示:「我很喜歡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歌聲,看到大家的笑容,我感到很快樂。」

岡山障福中心每年12月都會舉辦聖誕活動,為籌備這次報佳音活動,前兩個月,中心特別邀請蕭宇諾老師指導學員使用木箱鼓及手搖鈴等樂器,演奏「沒有聖誕老公公」節慶應景的歌曲。

今年以來,岡山小作特別著重於學員自主性的培養,每月召開自主性會議,讓學員決定社區參與的路線及用餐地點外,也鼓勵他們在活動中擔任接待者、主持人、導覽員,分享創作心路歷程或人生故事,從活動參與者轉變為核心角色,展現能力與自信。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表示,岡山障福中心過去一年持續透過活動實踐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自我決策」、「自我倡導」的精神,包括新春揮毫、復活節彩蛋創作、中秋嘉年華、重陽敬老等節慶、國際身障日等,讓身心障礙者從受服務者轉變為參與者,展現其自我價值,進一步促進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友善接納。

感恩節特展 藝術彰顯感恩之情

文化部指導、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岡山障福中心)主辦的「秋日暖陽下的感恩之旅」身心障礙者藝術展演正式登場。配合感恩節,今(28)日上午中心特別舉辦慶祝活動,現場展出服務使用者的畫作,並規劃感恩故事分享及感恩樹創意工作坊,節日中洋溢暖心祝福。

活動由陳淑安牧師開場,向大家說明感恩節的意義,並為眾人代禱祝福;隨後,岡山小作所、成人日間照顧服務,還有高雄市小太陽協會帶來歌舞演出,增添熱鬧氛圍。服務使用者化身主持人與導覽員,向來賓介紹其作品的創作理念與心路歷程。透過分享,他們回顧生活中的美好經歷,學習用真誠的方式來回應他人的愛,增強人際互動與情感連結。

活動上,特別安排感恩故事分享,八位學員踴躍報名,勇敢上台說出心中的感謝。平時不善言辭的宜姍,深情地說:「謝謝教保員、社工平常的教導,讓我學會照顧自己,也謝謝爸爸、媽媽不辭辛勞接送,載我到市區學畫畫和參加比賽,讓我學得一技之長,有你們真好。」真摯的言語深深打動大家。

另一個活動亮點是牆面上的「感恩樹」,參與者細數生活中值得感謝的人、事、物書寫下來,並將樹葉形狀的紙條黏貼於樹枝間,隨著活動進行,感恩樹逐漸被填滿,來自四面八方的心意,匯聚成一幅充滿溫暖與感動的畫面。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表示:「透過這樣的活動,讓身心障礙者有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與才華,更重要的是鼓勵他們勇敢發聲,自我倡議。」落實SDGs(永續發展目標)第10項「減少不平等」,透過多樣的活動形式,讓身心障礙者有更多自我表達與社會互動的機會。」

本次展覽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展出岡山小作所、成人日間照顧服務40位服務使用者,逾50件和諧粉彩及油畫作品,涵蓋風景、靜物和抽象畫等題材,每一幅都充滿情感的流動,展覽地點設於岡山障福中心二樓走廊,歡迎民眾蒞臨參觀,一同感受服務使用者用心創作的溫度。         

自我倡議比賽 打造身障者發聲平台

為響應聯合國倡議的國際身心障礙者日,由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指導、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岡山障福中心)主辦的國際身障日系列活動,11月2日盛大登場,本次首度  融入「自我倡議比賽」,並結合多樣的社福攤位宣導及闖關活動,旨在透過身障者的自我發聲與多元參與,推動公平參與及無障礙社會,提升社會對身障者權益的重視,也強化其自信心與社會參與感。 國際身障日_自我倡議比賽

國際身障日_自我倡議比賽今年自我倡議比賽以「好好生活 由我掌控」為主題,共有6個單位,23位身心障礙者報名參加,本次活動參賽年齡範圍為18至64歲,透過三分鐘的表演,分享自己的休閒活動與生活故事,內容涵蓋旅遊經驗、興趣嗜好及克服障礙的心得。比賽由阿公店溪文學獎總顧問蔡文章老師、財團法人天主教臺南市私立德蘭啟智中心督導辛正平、鍾蕎憶講師擔任評審。國際身障日_自我倡議比賽

第一名由智青之友協會陳冠旻拿下,他以簡報說明自己如何規劃高雄旅遊景點,再以影片分享與同儕出遊的回憶,獲得評審青睞。第二名為展翅高飛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的曾宜姍、第三名則是社團法人高雄市艾心關懷協會的蔡振煜。國際身障日_自我倡議比賽國際身障日_自我倡議比賽

除了自我倡議比賽外,活動當天,岡山障福中心兒童早療通報轉介暨個管中心、高雄市小太陽協會方舟就業服務協會、高雄市艾心關懷協會、高雄市心理復健協會-圓心工作坊等共9個社福單位設攤,提供諮詢服務,讓參與者更加了解現行的身心障礙者福利政策。此外,闖關活動則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提升身障者及其家屬對社會資源的認知與運用。國際身障日_自我倡議比賽國際身障日_自我倡議比賽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表示:「期待通過活動,讓更多身障朋友勇敢站出來,為自己的權益發聲,也讓社會大眾聽見他們的故事。」她進一步強調,CRPD所倡導的公平參與精神,不僅是權益保障,更是身障者融入社會的關鍵一步。國際身障日_自我倡議比賽

此次活動緊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第10項「減少不平等」,並結合「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精神,強調平等參與社會的權利。CRPD八大原則中,包括「尊重固有尊嚴、個人自主和選擇的自由」及「無障礙環境的保障」,一直都是岡山障福中心多年來所推動的核心價值。國際身障日_自我倡議比賽

長期以來,岡山障福中心致力於推動身障者的自我倡導及能力提升,透過多元化活動,逐步實現CRPD所強調的「無障礙參與」理念。此次活動,吸引來自高雄各地的參與者及其家庭,也邀請社區民眾共同參與,在互動中增進彼此的理解與包容。期望喚起更多社會資源的投入,打造一個更加友善、無障礙的環境,讓身障者在社會中得到應有的支持與尊重。國際身障日_自我倡議比賽

老福盃運動會 促銀髮、身障族群共融

高雄市岡山老人福利協進會理事長吳太郎爭取經費主辦,高雄市政府、岡山區公所指導,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壽天國小、高雄市立岡山醫院協辦的「由愛出發!2024老福盃公益運動會」,10月19日(六)上午於岡山壽天國小籃球場辦理,活動策劃以「銀髮運動會」為主軸,鼓勵社區長輩、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走出家門,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提升社會參與度。

去年成功舉辦的健走活動吸引超過300人參加,今年則加入趣味競賽,讓參賽者分為四隊進行比賽,項目包括瑜珈球傳接球、扇子扇水瓶、吸管串接橋梁、木棍接紙杯等,這些活動旨在培養手眼協調能力、強化大肌肉群、增進平衡與穩定性、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同時鼓勵銀髮族及身心障礙者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增加出門與他人互動的意願,進而促進身心健康及社會參與。

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可延緩老化,在傳接球、扇水瓶的過程中,參與者需精確控制手部動作,配合眼睛觀察,進而提升反應速度和動作敏捷度。這種訓練對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如抓握物品或寫字等動作有很大的幫助​。」金枝長輩開心分享:「這些遊戲既刺激又好玩,如果可以的話,希望每年都能舉辦。」

護理之家敬老 岡山小作所推跨代共融

重陽節是傳統尊老、敬老、愛老的節日,為了弘揚這一文化精神,岡山小作所10月8日與和春護理之家合作舉辦「彩繪重陽樂融融」敬老活動,讓服務使用者有機會參觀不同型態的養護機構,也安排他們與亞健康及需要被照顧的長者互動,提升其生活經歷與體驗。

活動中,岡山小作所的服務使用者將擔任講師與課程助手,透過教導長輩進行粉彩創作,幫助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這樣的體驗讓服務使用者從中獲得成就感,明白即使是小小的幫忙,也能帶來快樂和自信,盼未來他們能成為這些長輩的幫助者。

活動一開始以音樂作為破冰環節,透過木箱鼓、沙鈴、鈴鼓等樂器的演奏,促進服務使用者與長輩之間的互動。音樂作為岡山小作所的特色活動之一,深受長輩們喜愛,通過這種「以音會友」的方式,增進情感交流。

粉彩創作是此次活動的重頭戲,主題以重陽節為主軸,讓長輩透過色彩和創作,體驗藝術的療癒力量。活動過程中,學員們透過指導長輩使用粉彩,提升彼此的情感交流。透過粉彩的觸摸與色彩的運用,長輩們能增加觸覺和視覺的感受,讓重陽節更具意義。

最後,特別安排分享時間,讓長輩表達自己在創作過程中的感受,同時也讓服務使用者反思他們的成長與收穫。這樣的互動不僅擦出溫暖的火花,也種下未來跨代交流的種子,為彼此創造不一樣的回憶。

本次活動讓長輩透過音樂、藝術創作認識岡山小作所,並療癒了他們的生活。今年以和春護理之家為第一站,未來岡山小作所將期待能與更多不同類型的機構合作,推動更多跨代共融的機會,拓展視野,並讓服務使用者與長輩們在互動中共同成長。

身障嘉年華登場 共創平等參與精神

為了提供身心障礙者更多參與活動的機會,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 (簡稱岡山障福中心)攜手震旦行,9月21日(六)於台糖高雄花卉農園中心、橋頭糖廠辦理「探索時空之旅」身心障礙者嘉年華。此次共邀請25組身障家庭參加,盼藉由活動為他們留下美好回憶,並促進家庭凝聚力。

身心障礙者因肢體或其他生理、心理等限制,往往缺乏休閒活動的機會,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第十項目標「減少不平等」 (SDG 10)。透過嘉年華活動不僅邀請心障礙者,也歡迎其親友一同參與,希望藉此提升他們走入社區的意願,並增加社區參與度。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表示「適當的戶外活動,不僅有助於延緩身心障礙者的老化,還有助於維持其身體機能與體能,休閒活動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她也強調,許多家屬平日工作繁忙,難得有機會帶孩子參加這樣的活動,期待能幫助他們身心靈紓壓,並在其中扮演支持與鼓勵的角色。

活動內容包括視覺迷宮、沙畫創作以及五分車體驗。視覺迷宮以各種立體圖形組合而成,參加者可在探索過程中,挑戰自身對方向感的敏感度,並享受周圍環境帶來的驚喜感受。沙畫創作則提供親子互動的機會,幫助增進親子關係,並提升對顏色的敏銳度。此外,參與者還可搭乘懷舊五分車,從台糖高雄花卉農園中心前往橋頭糖廠,沿途欣賞美景,享受充滿歷史人文氣息的搭乘體驗。

隨著國際身障日即將到來,岡山障福中心致力於落實CRPD「機會均等」、「充分融入社會」精神,每年都會舉辦國際身障日活動。今年將邀請社區民眾、社福團體及身心障礙者共同參與,透過展演舞台與倡議空間,提供身心障礙者一個表達自我與展現才華的平台,進一步推動社會對平等參與的重視,強化身心障礙者融入社區的機會。

愛心蔥抓餅DIY 提升身障者生活技能

岡山蔥抓餅家族攜手屏東縣後備旅今(19)日上午於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岡山障福中心)舉辦「愛心蔥抓餅DIY」公益活動。本次活動不僅讓身障青年親自體驗煎蔥抓餅的樂趣,還安排了芳療穴道按摩、義剪服務以及復古彈珠檯等體驗。

鍾旭輝人稱鍾大哥過去為職業軍人,退伍後,與從事教學工作的妻子林佳靜共同創立「岡山蔥抓餅家族」,這個行動源於鍾大哥岳父林欽榮「行善不能等」的教誨。幾年前,他們開著餐車走訪育幼院及社區,免費提供蔥抓餅和物資。此次活動特別安排在鍾大哥生日當天,他帶領服務使用者一起煎餅並分享蛋糕,將祝福傳遞出去。服務使用者也以清亮的嗓音獻唱生日快樂歌,感謝鍾大哥的付出與關懷。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強調:「中心一向致力打造一個多元包容的環境,讓身心障礙者能夠在安全、尊重的氛圍中成長與學習。十分感謝鍾大哥這樣的善心人士,願意投身公益,並將愛心與資源帶入中心,幫助服務使用者提升生活技能和自信心。」

來自岡山小作所的小琪表示:「過程中讓我既期待又緊張,我學會了打蛋和控制餅皮翻面的時間,當我吃到自己煎的蔥抓餅,感到非常滿足,因為我學會了煎餅的要領,期待明年還有機會參與蔥抓餅活動。」

鍾大哥表示,這次活動不僅是讓身心障礙者體驗製作美食的過程,更希望透過這樣的互動,增強其自信,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與支持。他說:「這些服務使用者,如同夾縫中奮力成長的小草,雖然沒有優渥的成長環境,但他們比任何人都渴望尊重與理解。」

鍾大哥強調「愛心無分別」,他特別感謝軍中同袍鼎力協助,募集到許多食物、日用品,希望透過「岡山蔥抓餅家族」活動拋磚引,吸引更多社會資源,打造一個包容、接納的環境,讓身心障礙者能擁有更豐富的生活體驗,同時在活動中找到成就感與自信。

智青醫院辦畫展 籲重視海洋生態保護

由文化部、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指導,平安基金會、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簡稱岡山障福中心)、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共同籌辦的「洋海奇緣-共生和諧」身心障礙者藝術平權融合展,8月 21日上午於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辦理活動開幕式,本次畫展聚焦於海洋生態,呼應了SDGs中的第14項目標—「保育及維護海洋生態」,作品中生動地呈現了海洋生物的多樣與脆弱,盼喚起大眾對海洋環境保護的意識。

開幕式上,岡山小作所的服務使用者阿源,特別致贈一幅名為「夜幕低垂的海畔」的油畫給社會局長。阿源的作品巧妙結合了多種技法:他先用圓形行板確定月亮的位置與大小,再以畫筆和手指繪出樹枝及花朵、用刷子敲擊出星空的點點光芒,最後以保麗龍刻出的魚兒形狀,印上躍於海面的魚群,營造出一幅充滿歡愉的夜幕時分。這幅作品不僅展示了他對海洋的熱愛,更突顯身心障礙者在藝術創作中的無限潛能。

「藝想世界愛無限」身心障礙者藝術平權計畫執行至今已有四年的時間,創作者包括唐氏症、自閉症、腦麻、思覺失調症等不同障別的身心障礙者,每年都會以巡迴方式展出作品,過去曾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岡山文化中心、岡山區公所等地辦理展覽,這次特別將場域轉換至醫院,由岡山小作所、成人日照30幾位師生,精選出50幾件畫作,以海洋的多樣生態系統為靈感,描繪出豐富多彩的海洋世界。

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提到「打破身心障礙者被動接受服務的刻板印象,促進社會大眾了解、認同他們,進而實踐藝術平權,一直以來都是基金會努力的目標。」通過本次展覽,充分展現身心障礙者在藝術創作中的才能與潛力,更是進一步實現了「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所倡導的充分融入社會、無障礙、機會均等。

過去,身障青年一直期盼有天能夠在公共場域辦理大型畫展,透過畫作撫慰人心。為了替他們圓夢,五年前,岡山障福中心開始與社團法人特殊藝術教育學會、社團法人台灣基督徒社會工作人員協會合作,安排每週一次的藝術創作課程,運用各種不同媒材,進行油畫、粉彩畫等藝術創作。

醫院過往給人較冰冷的感覺,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在1F候診區設有藝文走廊,透過藝術的力量,減輕醫護人員、就診民眾的焦慮和壓力。開幕活動上,院長吳育全特別頒發感謝狀感謝基金會及身障青年,克服自身障礙,創作出多元且具有溫度的作品。

本次畫展主題為「洋海奇緣-共生和諧」,身障青年用筆觸反映出他們對生態保育的省思,透過壓克力畫、粉彩畫等多元媒材的表現手法,期望觀眾在欣賞作品時,能夠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與生命的力量,共同守護海洋家園。活動展期自113年8月21日至114年1月9日,誠摯邀請喜愛繪畫的朋友蒞臨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