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會公報】岡山障福連結動物輔助與心理諮商 辦婚前成長團體

【林婉婷高雄報導】平安基金會經管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於今年申請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專案計畫,於5月7日至8月20日開辦婚前教育「幸福在你我左右」成長團體,並特別與社團法人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自然就好心理諮商所合作,盼藉由12場次課程幫助身心障礙者提升情緒管理與人際互動能力。
前五堂課特別邀請社工師、高級動物輔助治療師毛文君擔任主講,幫助服務使用者應對情緒困擾、建立社交關係並減輕壓力。而6月18日為動輔治療課程最後一堂課,服務使用者以照片製作卡片,記錄下與輔助治療犬相處的點滴及課程收穫。
事實上岡山障福早療個管去年就與協會合作舉辦團體活動,當時參與對象主要為0至6歲的學齡前幼童。毛文君說明,本次活動參與對象皆為青壯年,因此以牌卡、繪本等服務使用者有興趣的事物作為媒介,帶領服務使用者認識正向交友、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並深入自身情緒、開口表達,學習合宜的人際互動。
延伸閱讀:岡山障福攜手台灣動物輔助協會 為兒童建立美好團體經驗
岡山小作所和路竹小作所的師生預計180人次參與成長團體。參與課程的路竹小作教保員蔡庭歡表示,許多服務使用者很喜歡動物,期待與治療犬共同完成一件事情,返家後也會認真練習老師交辦的功課。過程中,學員們學習到初次見面的自我介紹技巧、徵詢意願後才能碰觸他人的物品或身體,以及透過語言、肢體觀察他人情緒等。「幾週下來,服務使用者說話變得更加溫柔有禮貌。」
【台灣公報社】岡山火車站快閃 障礙青年展現活力

【林婉婷/高雄報導】平安基金會承辦之「展翅高飛社區日間作業設施」(岡山小作所)與「高雄市路竹區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路竹小作所),於6月1日上午在岡山火車站進行快閃演出,有學員們練習多時的木箱鼓演奏和逐夢戲劇。
這是平安基金會經管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在今年度首場大型展演;岡山小作所學員們演奏〈如果你想知道〉和〈這裡有榮耀〉兩首輕快詩歌作,接著由路竹小作所「平安鹿表演團」演出短劇。不少旅客駐足欣賞、掌聲鼓勵,也拿出手機記錄這溫馨又感動的時刻。
活動尾聲,岡山障福中心副主任許雅惠致贈「快樂羊文創布包」感謝站方免費提供場域成為小作所學員的表演舞台,幫助他們累積信心,也將祝福傳遞給社會。岡山火車站站長張明仁特別到場勉勵學員們,肯定障礙朋友克服限制,勇敢展現自我,更為車站日常增添活力。
「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是介於庇護工場與日托機構的服務模式,以作業訓練活動為主、文康休閒活動為輔,期待讓能力不足以進入庇護工場,又不適合被安置在照顧機構內的身心障礙者有新的選擇機會。更多岡山障福中心服務、課程、活動資訊,歡迎同名官網或臉書粉絲專頁。
【台灣公報社】布包與布書 路竹小作所與圖書館辦聯展

【林婉婷/高雄報導】即日起至6月2日在高雄市立圖書館路竹分館,有平安基金會承辦之「路竹身心障礙者作業設施服務」(路竹小作所)和圖書館合辦的「童心未泯:布書×布包聯合特展」,展出20件智青彩繪的提袋、錢包、便當袋、收納袋等布包作品,以及53本可愛趣味的布書、玩偶書。5月8日上午為展覽開幕儀式。
開幕儀式中,特別安排路竹小作所學員們組成的「平安鹿表演團」以戲劇來分享他們夢想;有人喜歡和好朋友一起玩,有人想要成為綠手指,有人想要學會清潔廁所,有人想要發揮藝術天賦佈置小作所空間,有人想要登台表演歌舞,有人想要享受寧靜的下午茶時光。透過學員們的表達,突破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刻板印象,展現出多元和活力。
路竹圖書館主任柯淑晶致詞時分享館員們對路竹小作所的祝福與勉勵,包含回顧去年小作所舉辦的「聖誕快閃」活動,讓圖書館看見智青們美麗的笑容、勇敢的突破並樹立新的典範,也強調若沒有小作所的布包,布書展覽不會那麼精彩。
平安基金會經管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主任劉秋月則感謝圖書館願意與小作所合作,讓學員們展現才華,也實踐《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社區參與和融合精神:她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分享和宣傳機會,讓學員們也能服務社區民眾。
當天也邀請路竹小作所布包創作對隊長藍秉誠、副隊長曾泓文介紹自己的作品和創作過程。藍秉誠所創作的零錢包《冬梅迎來春喜》,簡約的樹枝開滿紅色的梅花,顯示冬天的大自然仍然有勃勃的生機;而曾泓文的《企鵝和小寶貝》,從路竹四寶的「雞蛋」延伸聯想並化身為「企鵝蛋」,創意十足。
事實上,路竹小作所的布包除了動物、節慶等主題,也特別聚焦路竹四寶:番茄、花椰菜、雞蛋和虱目魚,強化文創深度。歡迎民眾前往觀展,並於現場掃描展板的QR Code打卡、參加抽獎,有機會獲贈路竹小作所布包。
【台灣新生報】童心未泯聯合特展 高市圖路竹分館登場

【陳秋香、何弘斌/高雄報導】由路竹身心障礙者作業設施服務智青所組成的平安鹿表演團,八日為「童心未泯‧布書×布包聯合特展」揭開序幕,活動自即日起至六月二日於高雄市立圖書館路竹分館辦理,現場展有五十三本造型可愛兼具趣味性的布書、玩偶書,以及二十件由智青創作,色彩繽紛的手繪布包,將帶給民眾不一樣的視覺饗宴。
高市圖路竹分館今(九)日說明,手繪布包融入在地元素,以路竹四寶番茄、花椰菜、虱目魚和雞蛋作為創作題材的手繪布包,結合節慶活動、智青的生活日常,近兩年時間,發展逾百件作品,包括杯墊、筆袋、零錢包、便當袋、A4尺寸布包,從構圖、上色至包裝,每個步驟皆由智青獨立完成,今年款式再增加束口袋和飲料提袋,提升創作素材的豐富性與挑戰性。
高市圖路竹分館主任柯淑晶表示,布書材質柔軟、造型可愛,加上撕不破十分耐用的特性,另外,鮮豔的色彩能夠刺激寶寶的認知、活潑腦力,非常適合做為嬰幼兒的玩具;歡迎大小朋友於六月二日前憑駕照、健保卡、身分證或借閱證於館內借閱。
岡山障福中心副主任許雅惠指出,為了讓智青能夠更融入社區,獨立完成生活各項能力,社區參與和自立生活是路竹身心障礙者作業設施服務長期努力的目標;每週教保員會利用半天時間,安排智青至附近餐廳用餐學習如何點餐、付款;至郵局練習存款、刷存摺;至商場或是文具店學習採買日常所需用品等。期盼未來能拓展社區資源,藉由手繪布包和平安鹿表演團,讓更多人看到智青們不同的一面。
布書展出期間遇上了布包,讓整個路竹分館布書展場更添增繽紛的色彩、滿滿的愛心泡泡,時間只到六月二日喔,請大家有空前往路竹分館,走進大門就看的到囉!
【台灣教會公報】岡山障福篩檢活動 掌握孩童發展

【林婉婷高雄報導】高雄市政府於每年4月辦理「兒童發展篩檢月」活動,一方面慶祝兒童節,一方面期望主動走入社區分享早療觀念。4月13日上午,平安基金會經管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早療通報暨個管中心結合社福、衛生、教育、社區等單位,於岡山樂購廣場辦理「童樂會GO GO GO 兒童遊戲篩檢闖關活動」,吸引近300人次、約100位學齡前幼兒參加。
有鑑於近幾年中心服務之自閉症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個案數增加,且有許多潛在個案未被發掘,本次活動邀請高雄市自閉症協進會與高雄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協會共同宣導。篩檢項目則包含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理解及語言表達、認知能力、社會情緒、生活自理能力六大領域,在趣味的闖關中提供衛教資訊、教養技巧。
社會情緒為兒童發展中重要的一環,內涵包含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技巧、負責任的決定;早療通報暨個管中心社工陳怡茜指出,在服務過程發現,近年有越來越多孩子肌耐力不足,對靜態工作缺乏興趣、沒有耐心完成事情,建議家長平時可固定時間親子互動、共讀,也可以帶孩子戶外運動,訓練肌耐力與專注力,更拉近親子距離。
另也鼓勵家長也可在遊戲過程以玩具引導孩子辨識顏色、數量、大小、長短、模仿排列,觀察其基本認知表現;戶外運動則能有助於暸解粗大動作發展;而訓練讓孩獨立完成穿脫鞋子、外套及收拾物品,則是反應生活自理能力。
小淳(化名)在2歲時尚未出現口語表達,且有觸覺敏感、不喜歡人群,媽媽發覺狀況後帶著小淳參加2022年在橋頭舉辦的篩檢活動。經社工建議,隨即安排聯合評估、療育資源;半年後小淳開始就學,口語表達、認知能力都明顯進步,也願意與別人對視,各領域發展與同儕間越來越相近,至今只剩下構音與專注力持續努力。
為提升偏遠地區的通報率,也強化一般民眾、外籍配偶或弱勢家庭對於早期療育的接受度,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早療通報暨個管中心每月會在北高雄11個服務區域內辦理篩檢活動,近期還有四個場次,詳細資訊請至岡山障福中心官網或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台灣教會公報】縫補裂痕 風口浪尖的社工(下)-2

【林婉婷整理報導】平安基金會經管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主任劉秋月指出,即使機構已盡全力配合和服務,一旦發生事件,仍可能面臨檢討和質疑,被認為沒有及早發現和處理問題。但有時候,由於每個社工的負擔量和整體資源有限,實在無法完全避免。尤其是社工要介入複雜的家庭問題,若沒有領受呼召和接受專業訓練,很少有人願意且能夠勝任,這也是志工和社工的重大區別。
劉秋月說明,目前中心所有據點和服務都配置了社工,案量符合標案要求。然而,早療通報個案轉介至中心後,管理負擔較重。每個通報個案都需要接案、收案並提供服務,而早療服務涵蓋醫療、資源、諮詢等廣泛面向,個案需求各異,需投入大量時間。針對早療,中心與高風險家庭、兒保單位合作,社工會前往家庭、醫院和學校探訪,並與教師、醫療人員保持聯繫,根據情況連結所需資源。
劉秋月指出,社工屬於情緒勞動,面對不同服務對象,要承受各種期待、誤解和責難,難免會感到挫折,只能努力去學習調整心態,不預設立場和批判。例如,中心曾遇到長輩得知孩子需要早療時感到憤怒,認為社工是在汙蔑孩子有障礙,破壞家庭和諧。
不過,劉秋月提醒,「被服務的人」同樣有創傷。許多人對社工的批評源於「需求未被滿足」,因而將怨氣轉嫁到社工,認為是「這個人」不負責任,卻忽視了「制度層面」的問題。譬如,社工必須處理大量規定的文書工作,但服務對象可能覺得社工「只是在記錄」,沒有真心服務,還認為社工機構會利用這些紀錄來推卸責任。
平安基金會設有職場醫務室,會約談社工並提供諮商資源,而社工們也會自行安排諮商團體活動。投身社福領域逾20年的劉秋月表示,許多人讀社工,但畢業後寧可去兼職打工,也不願進入如此高壓的工作環境,但上帝的呼召讓她和許多社工夥伴持續堅持。
雖然自己不是第一線人員,但劉秋月經常關心社工夥伴,讓他們知道有團隊作為後盾。她相信,當一名社工在學校接受基礎培養,在工作現場累積實務經驗,再加上機構與制度提供鼓勵、建構支持系統,就能夠幫助社工成長為更優秀的助人者。
劉秋月強調,教會社福單位是秉持上帝的愛來服務,「耶穌愛我們,祂也曾受傷;我們在服務時,因為愛人,所以會有創傷。」服務對象的反應顯示他們真的需要被關懷、需要上帝的愛,「那些傷可以轉化為我們的力量。」她認為凱凱事件反映整個社會的「傷」,因此要竭盡所能追求「善」
【台灣教會公報】親子共廚 燕巢兒發辦理越南美食手作

【林婉婷整理報導】由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財團法人平安基金會辦理之「燕巢等3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在3月30日上午於北辰鐵馬驛站辦理異國美食料理親子活動,邀請到移居到台灣超過20年、擔任新燕築巢高市燕巢區新住民據點主要聯絡窗口的吳明輝老師,指導與會大小朋友製作越南春捲。
平安基金會經管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副主任許雅惠指出,親子互動是建立彼此信任和孩子安全感的基礎,「有更多的互動關係,孩子在成長過程能培養更多能力。」燕巢等3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自2022年7月成立以來,辦理逾20場親子、親職活動,透過遊戲和多元媒介建立、深化孩子與照顧者的關係,也讓照顧者更認識孩子的發展情形。
為更走入社區,今年活動除了在據點辦理,也擴及到教會、社區發展協會等場域;另每月有家長紓壓、親職講座、聽故事手作等活動。部分場次更融入燕巢地方特色,像是7月將結合金山里泥火山所舉辦自然生態體驗、年底在阿公店水庫舉辦健走暨親子闖關等。更多即時活動資訊請關注「燕巢兒童發展社區服務」臉書粉絲專頁。
【台灣教會公報】岡山障福彩繪復活蛋 贈送街坊鄰里

【林婉婷高雄報導】非基督徒普遍知道聖誕節,卻對「復活節」陌生。平安基金會經管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於4月1日上午在「小牧人柑仔店」前廣場舉辦鹽沙畫彩繪與分送復活蛋活動,有岡山小作所、成人日照近40位智青與社區民眾共襄盛舉。岡山障福主任劉秋月表示,這也是中心第一次舉辦走進社區的慶祝復活節活動。
青年們認真以白膠在蛋形小卡上畫出圖案,接著鋪上食鹽、再以顏料妝點,每張小卡都是眾人揮灑創意的結果,加上特殊的紋理、繽紛的色彩,相當討喜。完成彩繪後,青年們親手包裝水煮蛋、繫上小卡,並將這些小禮物放在籃子裡,在社工、老師們的陪伴下,前往中心鄰近之餐廳、辦公室分享,一方面傳遞耶穌復活帶來的恩典,一方面感謝他們長期的支持與關照。
岡山障福當初為智青圓夢,開始藝術系列課程,如今青年們投入油畫、粉彩、襪子娃娃等創作;劉秋月談到,中心也會留意相關比賽、鼓勵青年們參與,另「小牧人柑仔店」也有展出青年們的作品。
「小牧人柑仔店」做為中心和社區接觸、交流的平台,每月皆辦理課程,包括手作、繪畫、音樂、桌遊等,歡迎社區身心障礙夥伴參與,與中心青年們一起學習技藝、享受藝文樂趣;事實上,幾次課程下來,也累積固定參加的社區家庭。如對「小牧人柑仔店」活動感興趣,歡迎觀眾岡山障福臉書粉絲專頁。
【台灣教會公報】岡山兒發行動據點啟用 服務範圍再提升

【林婉婷高雄報導】由平安基金會「燕巢兒童發展社區服務」承辦的「岡山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行動據點」於2024年正式啟用,首場親職活動「我有話要說」,在2月24日上午於岡山活泉靈糧堂登場。由語言治療師張家聞說明並示範如何誘發孩子口語能力,盼望在照顧者幫助下,孩子們能夠學會在適當時間與地點、以適合其年齡的方式表達自身需要和想法,一方面促進與人的情感和關係交流,一方面也賦予孩子自主性、不只是附庸於家長想法。
岡山區兒童發展資源過去僅有平安基金會經管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提供的日間托育及時段療育服務,個案等待評估時間長。有鑑於此,燕巢兒發於今年在岡山活泉靈糧堂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高雄中會橋頭教會各增設一處「行動據點」。其服務形式更彈性,由教保員及社工教育評估疑似發展遲緩兒童,若有早療需求便能更快速排進時段課程。
岡山區兒童發展社區服務行動據點由岡山活泉靈糧堂免費提供場地。教會牧師林育舜在受訪時分享,教會雖然不大、人力與物力不多,但很樂意參與社區關懷事工;過去因參與岡山區聯禱網而認識岡山障福,去年接到燕巢兒發希望借用場地辦理據點的電話,與教會小組長們討論後欣然接受。
這次雖然是第一次與兒童發展據點合作,但因為自家經驗,林育舜與師母陳秀琴過去也曾經接觸早療,並對兒童發展議題有一定的敏感和關注。事實上,自2020年開始,岡山活泉靈糧堂也設置愛心冰箱、提供有需要的家庭免費領取物資;2023年增設「開心學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這些事工都是期待落實照顧在地的責任。
燕巢兒童發展社區服務平時提供時段療育課程、發展遲緩篩檢及宣導服務,亦辦理親子活動、親職講座等家庭支持性活動。3月23日將舉辦親子活動,由新住民姊妹們教學、帶領大小朋友動手烹飪異國料理。如欲暸解更多據點服務項目或報名親子,歡迎致電07-616-3313,或查詢「燕巢兒童發展社區服務」粉絲專頁、LINE官方帳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