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身障青年藝術創作 科工館展現環保藝術力

【何弘斌/高雄報導】由文化部及高市府社會局指導,平安基金會、高雄市岡山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岡山障福中心)與國際扶輪三五一○地區高雄新市鎮扶輪社共同主辦的「紙感生活美好日常」藝術展,即日起至十一月二日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二樓ART咖啡藝廊展出,該展覽以紙漿創作為主軸,透過身心障礙者的雙手與創意,將生活點滴化為具溫度的藝術作品,呈現藝術平權的真實樣貌與多元生命力,誠摯邀請喜愛藝術的民眾蒞臨參觀。

開幕式在木箱鼓組曲演奏中揭開序幕,由岡山小作所服務對象阿源擔任主持人,他親手將自己創作的「燈塔」畫作贈予社會局李奇勵專員,象徵岡山障福中心作為北高雄地區身心障礙者的守護燈塔,持續照亮希望與前行的道路;活動中,服務對象也親自送上二○二六手繪文創月曆,感謝高雄新市鎮扶輪社攜手岡山扶輪社、路竹扶輪社、阿公店扶輪社、高雄濱海扶輪社、高雄燕之巢扶輪社、北高雄扶輪社、旗山扶輪社、旗山東區扶輪社支持,使活動順利圓滿。

社會局李奇勵專員表示,經由老師的指導及工作團隊的支持之下,學員們的生命故事得以用藝術的方式展現出來,也讓社會大眾看見。岡山障福中心主任劉秋月指出,過去服務對象一直期盼有朝一日能在公共場域舉辦大型畫展,透過畫作撫慰人心、展現自我;為了替他們圓夢,該中心自五年前起外聘專業師資,安排藝術創作課程,讓服務對象接觸油畫、粉彩畫等不同媒材,培養藝術表達力與自信,每年作品都會以巡迴方式展出。

這次展覽邀集岡山小作、路竹小作及成人日照近五十位服務對象共同創作,創作者包括唐氏症、自閉症、腦麻、思覺失調症、心智障礙者等不同障別的身心障礙者,在特殊藝術教育協會、台灣愛延續協會專業講師指導下,歷經五年藝術課程學習與累積,首次挑戰以紙漿為主要媒材進行創作;展場中展出超過五十件作品,包含立體雕塑、畫作、紙漿擺飾、布包與粉彩畫月曆等多元形式,呈現服務對象眼中「美好日常」真摯感受。

報導來源:https://www.tssdnews.com.tw/?FID=14&CID=83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