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會公報】特別企畫-動筆抄寫,意義無窮(上)

【台灣教會公報專題報導】台灣教會公報社自2018年開始每年舉辦手抄活動,由社方挑出符合該年度情境的文本,例如〈主禱文〉、甘為霖編撰的《聖詩歌》,或信仰前輩寫的篇章,例如聖法蘭西斯禱文〈使我作祢和平之子〉、馬偕的〈最後的住家〉,邀請眾人抄寫後參加競賽,每次均得到熱烈回響。

今年適逢公報社創設140週年,便邀請眾人抄寫象徵公報社起源的重要文件——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創刊號頭版的發刊詞。公報社祭出大獎「府城二日遊套裝行程」及多項文創好禮,參與情況果然更勝以往,有地方教會組團參加,也有信徒以個人名義共襄盛舉。作品更是百花齊放、各擅勝場,有整齊劃一的正楷、飄逸奔放的書寫體,也有以創意排版設計拼出的圖像作品,共計有931件作品。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品背後精采的故事。

參加台灣教會公報社2024年手抄《台灣府城教會報》發刊詞活動的作品多達931件,從中脫穎而出被選為特優與優選的作品,共通點是字跡工整、版面整齊。然而,也有幾篇作品字跡歪斜且大小不一、國字與注音參雜,甚至抄寫內容與設定的主題毫不相干,卻饒富特色。這些乍看之下令人摸不著頭腦的作品,出自平安基金會「路竹身心障礙者社區作業設施服務」(路竹小作)與「展翅高飛社區日間作業設施」(岡山小作)31位學員之手。

在路竹小作服務的老師蔡庭歡為鼓勵學員參加,煞費苦心地自製圖片說明活動細節,包含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的介紹、創刊號頭版發刊詞的內容等,接著她告知學員活動如何進行、可能會遇到什麼挑戰、抽獎活動及榮譽榜。待一切說明清楚後,她讓學員自由決定是否參加,沒想到學員出乎意外的踴躍。

抄寫過程中,發生了許多趣事。例如主辦單位規定作品版面大小為A4紙的尺寸,許多學員因字跡過大,書寫前未規劃空間,必須寫到背面;有的學員誤以為寫滿一面即可,內容未寫完整就交卷了;偶爾也會看到學員靜不下心,寫得心浮氣躁等情形。蔡庭歡說,儘管有種種令人哭笑不得的狀況,但最終學員都理解既然是自己決定報名,就應該有始有終努力完成,展現負責任的態度。(詳細報導

報導連結:https://tcnn.org.tw/archives/222078